別再帶錯行李箱!日本、歐洲、東南亞,不同目的地尺寸怎麼挑?史上最簡單的行李箱挑選指南
選擇「適合天數」的行李箱尺吋至關重要,針對不同旅行天數、地區,行李箱選對就讓旅程從容、沒有壓力。那要怎麼選呢?這次就整理最實用的「天數 × 行李箱尺寸」攻略,以及依各國旅行環境選尺寸的萬用心法。
行李箱尺寸分類
根據國際慣例和航空公司規定,行李箱主要分為三大類別。
登機箱通常為20吋及以下,符合大多數航空公司的隨身行李規範,長寬高總和一般不超過115公分。這類行李箱的優勢在於可以隨身攜帶,無需託運,適合短期旅行使用。
中型行李箱介於22到26吋之間,是最常見的旅行箱尺寸,容量約50到80公升,能夠滿足一週左右行程的收納需求,在便攜性與容量之間達到良好平衡。
大型行李箱為28吋以上,容量可達100公升以上,適合長期旅行或需要攜帶大量物品、又或者愛購物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各航空公司對託運行李的尺寸限制略有差異,購買前建議確認相關規定。
圖片來源:Photo by
on
基於旅行天數的尺寸選擇策略
短期旅行(1-3天):20吋登機箱為最佳選擇
對於週末短途旅行、商務出差或國內小旅行,20吋登機箱是最理想的選擇。這個尺寸能夠容納基本的換洗衣物、盥洗用品和必要的隨身物品,同時享受免託運的便利性。
建議攜帶物品包括:2-3套換洗衣物、基本盥洗用品、一雙備用鞋、必要的電子產品及充電器。善用真空收納袋和分隔收納包,可以大幅提升空間利用效率。
中期旅行(4-7天):24-26吋行李箱的黃金平衡
24到26吋的行李箱是最受大眾歡迎與普遍採用的,適合一周左右的旅行時間。這個尺寸在容量和重量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既能容納充足的行李,又不會造成過大的搬運負擔。
如果你想要收納簡單購物戰利品,24到26吋的行李箱也是夠用的,對於女生購物族或需要帶換洗衣物、生活用品的人最剛好,不易過重也不會浪費空間。根據經驗,若能預留約三分之一的空間用於購物是比較合理的配置。
長期旅行(8天以上):28-30吋行李箱的充裕空間
超過一週以上的長途旅行,或者需要攜帶專業裝備的特殊行程,大型行李箱成為必然選擇。28到30吋的容量讓你能從容應對各種情況,不必為了空間限制而妥協行李配置。
長期旅行的複雜性在於需要應對多種氣候條件、不同的活動類型,以及更多的日常需求。例如跨季節的歐洲之旅,需要同時準備夏季輕薄服裝和秋季保暖衣物。多城市的深度旅遊則需要考慮不同場合的穿著需求。
圖片來源:Photo by
on
進階攻略:依「目的地類型」微調你的選擇
亞洲區域旅行策略
亞洲短程旅行通常為3到7天,建議選擇20到24吋的行李箱。日本由於四季分明,春秋兩季需要考慮溫差變化,24吋中型行李箱就能提供更大的彈性。韓國冬季較為寒冷,如果計畫進行滑雪等戶外活動,建議選擇26吋以上的尺寸以容納厚重衣物。
香港、澳門等地區氣候相對溫和,20到22吋的登機箱已能滿足大部分需求,同時享受免託運的便利。台灣島內旅行由於交通便利,也建議優先考慮輕便的登機箱。
東南亞熱帶地區考量
東南亞國家多為熱帶氣候,衣物以輕薄為主,即使7天行程也可考慮22到24吋的中型行李箱。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東南亞地區通常是購物的熱門目的地,建議預留充足的購物空間,或選擇可擴充容量的款式。
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旅行,除了基本服裝外,還需要考慮防曬用品、涼鞋、泳裝等熱帶旅行必需品的收納需求。
歐美長程旅遊規劃
歐美長程旅遊通常為10天以上的行程,且經常涉及多個城市或國家,建議選擇28到30吋的大型行李箱。歐洲四季分明,需要準備應對不同氣候的服裝。美國、加拿大地域遼闊,從東岸到西岸的氣候差異顯著,大容量行李箱能提供充足的準備空間。
澳洲、紐西蘭等南半球國家,季節與北半球相反,需要根據當地季節特點調整行李配置。這類長程旅行通常也伴隨著較多的購物需求,大型行李箱能夠妥善應對這些挑戰。
此外,需要頻繁移動的背包客行程,如果你的行程需要在多個城市間移動,或是入住沒有電梯的青年旅館,行李的「機動性」就非常重要。許多經驗豐富的旅人會採用「20吋登機箱+一個大後背包」的組合 。將大部分行李鎖在登機箱中,寄放在車站或住宿點,只背著後背包輕鬆探索城市,是兼顧收納與靈活性的聰明策略。
更多行李箱完整攻略,請見「行李箱專題」:哪一款才是你命定的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