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問題在供應過剩,惠譽:中國房價沒跌完
中國房市從四年前中期,到今年已經下滑超過二成,中小城市與二手房跌幅更大,今年初中國房價似乎有回穩跡象,但好景不常,最新數據顯示房價持續下跌。惠譽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尚未觸底反彈,市場基本面依然疲軟,且看不到盡頭。
中國最大幾個城市中,截至7 月一年裡,只有上海和杭州的新房價漲幅超過1%,70 個城市只有五個城市的新房價出現上漲。根據中央政府8 月官方數據,所有主要城市的二手房市場價格,都出現下跌。
世邦魏理仕經濟學家表示,上海、杭州等充滿活力的中心城市,與仍然供應過剩且疲軟的小城市之間差距正在擴大,但他認為上海和杭州的官方數據,某種程度有誤導性。
實際上,第二季上海高價新房銷量較第一季暴跌超過50%。此外,在上海,房價上漲主要來自中心地段新房的推出,這些地段的房價上限已經放寬,因此推高房價。郊區和二手房市場依然疲軟,杭州的情況也類似。
惠譽最新報告總結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趨勢,指出第一季成交量和價格均呈現回穩跡象,但第二季風雲變色,6 月跌幅又進一步擴大,二手房市場自4 月以來,月價跌幅也進一步加劇,一線城市也不例外,新房價的實際跌幅可能更大。
中國房市如美國次貸風暴
法拍市場,中國房市已經出現倒貨風暴。止贖房產的數量正在增加。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2024 年有約76.8 萬套房產被列入司法拍賣清單。經濟學家估計,今年這數字可能超過100 萬套。
市場觀察家更悲觀預測,實際數字可能已經超過400 萬套,是2020 年兩倍多。相當於2024 年房屋交易量的30% 左右,將此次危機與2000 年代美國的次貸危機相提並論。當時,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抵押貸款違約和止贖數量大增,金融機構背負巨額壞賬,並引發全球金融危機。有人擔心,中國是否正處於類似2008 年金融危機的邊緣。
專家呼籲北京介入,以確保價格收購止贖房產,同時為面臨收入衝擊的家庭提供臨時抵押貸款紓困措施,例如減少或延期還款。重新引入抵押貸款保險計畫,有助於更均勻分散金融體系內的損失,減輕違約對相關各方造成的衝擊。
房價仍將持續緩跌
惠譽預測,2026 年,受人口結構變化、高庫存、就業環境不明朗,以及購屋者購買力不足等結構性挑戰的影響,中國房地產銷售可能持續下滑。不過不太可能像往年那樣出現暴跌,更有可能出現穩定的個位數年度下滑。
專家直言,中國房市的問題不在於市場情緒,而在於根本性的供應過剩,問題即使每個家庭都購買一套,許多市場仍然會面臨庫存過剩的問題。而過去推動銷售的投機熱情已基本消失,除了真正的終端用戶之外,需求十分有限。由於沒有價格上漲的前景,投資者缺乏購買動力,對這些市場造成沉重打擊。
Fitch: CN Home Mkt Has Not Bottomed Out, May Maintain Slow Downswing
Amid a wave of foreclosures, China’s homeowners could use a break
(首圖來源:Flickr/Andrew Fong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