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Google量子團隊奪諾貝爾獎!搞懂2大獲獎關鍵:觀測「電路穿牆」為何很重要?量子電腦近了?

數位時代

更新於 10月08日07:19 • 發布於 10月08日07:00

重點一Google量子電腦核心人物 John M. Martinis、Michel H. Devoret 與 John Clarke 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其對超導量子技術與量子感測的關鍵貢獻。

重點二:三人以可手持電路清楚展示量子穿隧與能階量子化,奠定超導量子位元從小型實驗走向多量子位元裝置的里程碑。

重點三:延續 Google 2019 年宣稱的「量子霸權」與 2024 年 Willow 晶片成果,量子計算應用前景涵蓋資安、藥物研發與金融建模。

202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 John Clarke(約翰·克拉克)、Michel H. Devoret(米歇爾·德沃雷) 與 John M. Martinis(約翰·馬丁尼斯),表彰其在電路系統中揭示「宏觀尺度的量子穿隧效應」及「能量量子化」現象。

此一成果打破過往對量子效應僅屬微觀世界的直覺限制,證明由大量粒子組成的電路也能呈現明確的量子行為,對量子工程與量子運算硬體設計具里程碑意義。此次獲獎的核心在於讓「宏觀量子行為」變得可見、可控且可設計,為下一代量子技術鋪路。

諾獎委員會主席 Olle Eriksson(奧勒·艾瑞克森) 指出,量子力學自誕生逾百年仍不斷帶來新驚喜,同時其理論與技術已成為現代數位科技的基礎,呼應今日從半導體、超導電路到量子感測的廣泛應用。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三人以實驗性突破推進量子計算與量子感測的發展。其中,Martinis 與 Devoret 均深度參與 Google 的量子人工智慧硬體計畫;Martinis 曾在 Google 領導量子硬體並推進「量子霸權」,Devoret 則出任 Google 量子硬體首席科學家,並任教於耶魯大學與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彭博社》指出,本次獎項反映量子計算從學術走向實務應用的加速趨勢,對資安、藥物開發、金融建模等領域具有潛在顛覆性影響。

什麼是量子穿隧?

總結以上,這三位得主的得獎理由可濃縮為兩點:在超導電路中發現並精確測量「巨觀量子穿隧」與「能量量子化」。

  • 量子穿隧:一般球丟到牆上只會彈回來,不會「穿牆」。他們製作由兩個超導體與中間薄薄絕緣層構成的「約瑟夫森接面」電路,讓成群結隊的電子配對(稱為 Cooper 對)像一個「巨大粒子」共同行動。原本電路處在「沒有電壓」的穩定狀態,理應不會自行改變;但實驗觀察到它會突然「跳」到有電壓的狀態——等於整個系統像粒子那樣穿過了看不見的能量障礙,這就是巨觀版的量子穿隧。

繼續用丟球來說明:你丟球到牆上,球一定會彈回來,是因為球沒有足夠能量打穿牆。但在量子世界,像電子這樣的小粒子,明明「不夠力」,卻有機率直接出現在牆的另一邊,像是穿過一道看不見的隧道,這件事就叫「量子穿隧」。

獲獎3人做了一個超導電路(像一片晶片),讓一整群電子結成「Cooper 雙人組」,一起像「一顆巨大的單一粒子」運作。平常球丟到牆上一定彈回來,但在量子世界,粒子有機會「穿牆」到另一邊,這叫「量子穿隧」。他們的電路就把這件事放大到肉眼可測的尺度:原本電路卡在「零電壓」的狀態,好像開關被卡住;結果它會突然「穿過障礙」跳到有電壓的狀態——這就是「宏觀量子穿隧」。
  • 能量量子化:他們用微波「餵能量」給系統,發現系統並非連續吸收能量,而是只有在「剛好對到」特定能量差時才會吸收,並升到更高的能階。這證明即使是由「數十億個 Cooper 對」組成的巨大系統,能量仍以「固定份量」的台階呈現。

想像坐電梯,只能停在第1樓、第2樓…,不能卡在1.3樓。量子世界裡,原子、電子的能量也只有特定「樓層」可以待,這些固定的樓層就是能階。要改變狀態,必須拿到剛好對應的「票價」,也就是一份固定大小的能量,稱為「量子」。拿到這一份,粒子就能跳到下一層;拿不到,就哪裡也去不了。

在量子世界中,能量不是連續滑動,而是分成一格一格,只有到達或吸收了剛好對應的能量份量,才比較容易「穿過」束縛核子的能障,讓 α 粒子脫離;這呼應量子力學的「能量量子化」與「穿隧」概念。

上述的觀測貢獻在於,不只是把很多微小效果「堆起來」看,而是直接在可手持的超導電路上,量到整體性的量子行為(如共用的波函數)。他們首次在巨觀尺度清楚展示:量子規則不只屬於微觀世界,在適當條件下也能主宰「大的系統」。

白話來說: 他們把量子世界的「穿牆術」與「能量一格一格」這兩種怪現象,用可拿在手上的超導電路清楚做給大家看。

對未來量子電腦的意義?

上述宏觀量子穿隧與能量量子化的證據,為更穩定、可擴充的超導量子電腦硬體奠定關鍵基礎—— 讓量子電腦的核心零件更「聽話、穩定、可量產」,離實用更近。

研究證明量子效應不只存在於微小世界,也能在「電路」這類大尺寸系統中可靠重現。對超導量子位元而言,這代表能更精準設計能階與穿隧特性、減少雜訊、延長相干時間,並提升運算正確率。

因可在宏觀電路中量測與控制,製程與品管更貼近半導體工業,良率與可擴充性有望提升,讓量子處理器從少數位元走向更大型、可實際解決問題的機器。

延伸閱讀:Google一個小改動,讓Reddit蒸發數十億美元市值!num=100是什麼?對SEO有什麼影響?

資料來源: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25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延伸閱讀

AI訂單滿手還不夠!林百里看淡人形機器人,他為何欽點量子電腦為下個廣達聖杯?
黃仁勳一句「等30年」,量子概念股一夕全崩!量子電腦是什麼?為何掀兩派論戰?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狠母騙12歲女兒赴日「賣淫」!事發後疑「逃到台灣」

民視新聞網
02

京都嵐山竹子遭塗鴉!當局擬「砍部分竹林」 日媒直擊外國客闖私宅

TVBS
03

求救無人理!71歲女絕望殺害102歲失智母 自首心碎喊:我不行了

CTWANT
04

海鷗肆虐釀188死、鳳凰颱風接著來 菲律賓宣布進入災難狀態

TVBS
05

熊闖日山形溫泉旅館!多人緊急疏散 現場超慘紙門破、冰箱被撬開

TVBS
06

四寶媽清潔工找錯地址…剛想開門「秒遭槍擊身亡」!夫目睹全程崩潰了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