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畫筆到羽球拍 蔡奕琳挑戰自我極限
3 觀看次數25歲高師大美術研究所 學生蔡奕琳,出身單親家庭,是2024巴黎帕運的羽球國手、也是台灣首位參賽女子SH6級的選手,目前最好成績是在杭州亞帕運中獲得女雙銀牌。因為罹患先天軟骨發育不全症,只有125公分,在帕運殿堂上並不吃香,沒有身高優勢,球齡也不如其他選手,高強度訓練過程,要忍受疼痛,她仍勤奮練球、突破身體限制、一路打進國際體壇,讓他國選手也不敢小看她。
快速扣殺,也能精準擊中目標。短肢選手,比一般人,要多花2到3步,才能到達定點,揮出一擊。球評:「沒關係 還有4個賽末點。」
調整呼吸,迎接勝利。
球評:「奕琳 掌握到了 ,贏了 哇。」
台灣史上第1位帕拉羽球SH6級(站姿羽球單打6級)女單選手,125公分蔡奕琳,總比高標有137公分的國際選手矮一截。
帕運羽球國手 蔡奕琳:「她的力矩 就是身體條件,身材方面都比我好,站在場上 我會有一點怕,沒有想到 在經過3年之後,可以在她手上吃到21比23,對她有所威脅,大賽的時候 再遇到她,我可以用我的優勢,去彌補我的一些缺陷。」
蔡奕琳的教練 鄭任佑:「步伐 步伐要加快,球點要看好。」
5年練打,用經驗勇氣,取代病痛問題。
帕運羽球國手 蔡奕琳:「練前場步伐的時候,練沒幾下就只能停,因為真的太痛了,尾椎那邊受過傷,尤其是從前場到後場,腰沒有辦法壓低,倒退的時候 就很容易跌倒,導致後面翻跟斗的情形發生。」
體能訓練師、防護員、加教練,讓體力跟不上腦力的蔡奕琳重開機。
帕運羽球國手 蔡奕琳:「一直很痛 承受那個壓力,後來就是每天在那邊,好像做那個老人復健,我原本大腿不會這樣動,可是我現在會,知道大腿怎麼自己出力了。」
蔡奕琳的教練 鄭任佑:「動作要做好 動作不要隨便。」
帕運羽球國手 蔡奕琳:「很喘 體力根本就還沒有發揮,可是我的喘 已經承受不住了。」
蔡奕琳的教練 鄭任佑:「一開始我們兩個在訓練的時候,其實摩擦滿大的,她先天心臟可能不正常跳動,達到1萬多次,其實這對高強度的訓練是,有一點危險的。」
先天軟骨發育不全,從未阻礙她描繪夢想的藍圖。
帕運羽球國手 蔡奕琳:「從小就是常常發燒 跑醫院,尾椎有壓迫到右腳神經,長達快半年時間 沒辦法畫圖,媽媽帶我背著我 ,每天去中醫針灸,身高不夠 出去的時候,也常常被別人異樣眼光看我們。」
畫布比身高長,一路攻讀美術班,孤獨中也有鼓舞。
帕運羽球國手 蔡奕琳:「這姿勢就要維持很久,我手根本伸不到最上面,比較困難一點,我在美術這條道路上,都是一個人在奮鬥,我沒有辦法跟上,美術班的其他同學。」
帕運羽球國手 蔡奕琳:「從早上8點練到晚上9點,一直練圖 一直練圖,那雨衣又溼又悶,(象徵)是想要脫掉束縛,每完成1幅作品,我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走出畫室、回到球場,不再是孤軍奮戰,跨越障礙讓夢想實現。
帕運羽球國手 蔡奕琳:「從小到大就是同學,當他們做不到的時候,他們看到我 我做到的時候,會刺激到他們 就會跟我說,妳做得到 我一定也做得到啊,良性競爭。」
帕運羽球國手 蔡奕琳:「我想跟輪椅的1級選手,翁哥(翁宇裕),一起去打很多很多的公開賽,下次 我就把泰國選手超越。」
自動播放下一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