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慧交通鏡奪James Dyson設計大獎台灣冠軍 以創新守護道路安全
記者/鄭欣宜報導
今(10)日,James Dyson設計大獎公布2025年台灣區冠軍及優異獎得主。由輔仁大學的黃心儀與成員黃暐翔共同設計的智慧凸面鏡「THE THIRD EYE-Smart Traffic Mirror第三隻眼」奪得台灣區冠軍。兩組優異獎作品則分別聚焦於醫療項目與農地復育,三項獲獎作品不僅展現台灣年輕一代設計師對台灣日常生活環境的敏銳觀察,也體現其以創意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和願景,深刻呼應 James Dyson設計大獎「設計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的核心精神。
山區彎路是交通事故好發之處,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24年於彎曲路與其附近發生的交通事故超過一萬件。然而,現安裝於彎道處的交通鏡往往存在髒污、鏡面影像模糊、損壞未及時通報等問題,導致駕駛人無法準確判斷路況,增加了道路行駛的風險。冠軍作品「第三隻眼」的誕生便是基於團隊的觀察,在既有凸面鏡上結合安裝了AI距離感測相機即時偵測來車,並以綠、黃、紅三段式燈號提醒駕駛注意車距,協助駕駛迅速反應,降低事故發生風險。
James Dyson設計大獎評審、Dyson新加坡總部高級工程經理Steven Ong對這件作品讚譽有加:「這是一個獨特且能夠解決急迫交通問題的設計,其透過巧思整合多項科技,解決長期難解的交通問題。更看好未來發展的潛力,且具公益價值。」
冠軍團隊將獲James Dyson 2025設計大獎頒發5千英鎊(約新台幣20萬元)獎金,同時將進入國際決賽,與28個國家的獲獎作品爭奪國際冠軍的席位。
James Dyson設計大獎自創辦以來已邁入二十週年,作為一個國際的設計與工程大獎,一直致力於鼓勵全球青年以創新設計回應現實挑戰,並推動創意落實於日常生活。本屆台灣區所有得獎作品並未進入量產、商業販售模式,頒獎純屬公益性質,而James Dyson設計大獎開辦以來,已頒發近100萬英鎊獎金。James Dyson設計大獎深耕台灣至今更長達十餘年,不僅持續挹注資源助力青年工程師揮灑創意,今年更首度於台灣舉辦設計論壇,匯聚產學界專家與新銳設計師的分享,激發台灣年輕工業設計人才的創新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