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汗斑怎麼消除?會自己好嗎?原因、治療方法一次看

Hello醫師

更新於 09月04日01:21 • 發布於 08月31日01:00 • 文:文子齊|資料查核:Hello醫師

夏天流汗時,有時胸口會出現白色、粉色色塊,伴隨著皮屑掉落;但到了冬天,類似情況反而沒有那麼明顯。這種皮膚狀況其實就是「汗斑」,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雖然不難治療,卻很容易復發。《Hello醫師》帶您了解什麼是汗斑?教導您如何治療與預防,避免反覆發作。

什麼是汗斑?

汗斑(Tinea versicolor)是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正式名稱為「變色糠疹」,也有人稱之「花斑癬」;發作時,皮膚會出現大約0.5~2公分大小的白色、粉色色塊,由於跟一般膚色有明顯落差,;當色塊愈來愈多,皮膚外觀上就容易看出有明顯色差,感覺並不美觀,常讓病患常感到困擾。

其病灶的顏色多樣,可以是淺白色、膚色、棕色,或淡紅色都有可能。病灶型態通常為界線分明、微隆起的小圓斑塊,搔抓時可見輕微脫屑,病灶數量眾多時甚至會彼此融合成一片。

汗斑原因、4大好發部位

汗斑是由皮屑芽孢菌所感染,人體較少出現此類黴菌。其主要成因是人體出現適合黴菌繁殖的環境時,皮屑芽孢菌便會在皮膚上生根茁壯,最適合皮屑芽孢菌繁殖的環境常出現在夏天,例如,當流汗、天氣潮濕讓皮脂分泌過度旺盛時,身體因此潮濕而悶熱,此時若未無即時擦掉抹去濕汗或讓身體回復乾爽,便容易讓皮膚出現發炎反應而產生不同顏色的色塊,形成汗斑。

汗斑通常好發於以下4大部位:

  • 背部
  • 胸口
  • 腋下
  • 臉部

皮屑芽孢菌也會引起頭皮屑、毛囊炎、脂漏性皮膚炎,但為何色塊反而是白色或粉色?主要原因是因為皮屑芽孢菌會製造一種名為「杜鵑花酸」(Azelaic acid)的物質,它能抑制黑色素生成,並讓皮膚變白。

汗斑、汗疹的差別

不少人會將汗斑與汗疹搞混,其實兩者差別很大。如上述所提,汗斑是皮屑芽孢菌大量生長導致皮膚發炎,產生白色色塊;但汗疹是俗稱的痱子,是經由大量流汗後導致汗孔堵塞,讓汗液滲入周圍組織所引起的發炎反應,通常會長出小小的痱子,較常在兒童身上發現。

汗斑的症狀

當汗斑發生時,幾乎不會感覺到明顯症狀,但仍有部分患者會出現下列症狀:

  • 皮膚出現白色、粉色的變色斑塊: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輕微的皺紋
  • 脫皮:輕摳斑塊時會有碎屑、脫皮
  • 汗斑會傳染嗎?

汗斑會傳染嗎?

有些人擔心汗斑可能具傳染性,事實上,汗斑並不會傳染給他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少量的皮屑芽孢菌,只有皮膚常常處於潮濕狀況,或是體質多汗者,才有較高的致病性,因此不必過度擔心汗斑會傳染。

汗斑怎麼消除?多久會好?

汗斑是皮膚表層受到黴菌感染,治療方式並不困難。醫師通常會開立外用抗黴菌藥膏,或使用含有硫磺、水楊酸的藥物,患者只需塗抹在患部色塊上即可。

除非是治療效果不好或汗斑範圍過大時,醫生才會輔以口服抗黴菌藥物搭配治療。一般來說,約2週後就可痊癒,不過白色色塊恢復至一般膚色約須需1~2個月後,才會完全正常。

日常6招遠離汗斑

汗斑會受濕度、溫度和皮膚的酸鹼度影響,因此復發機率相當高;除了勤擦藥膏之外,還可透過下列6大習慣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一舉遠離汗斑發生時的困擾:

  • 運動完馬上沖澡、換上乾淨的衣物;若無法及時沖澡,也應將出汗部位擦拭至乾爽。
  • 使用抗屑之沐浴用品,並使用乾淨的毛巾
  • 穿著寬鬆衣物,保持皮膚乾爽
  • 避免過度曝曬
  • 避免穿著尼龍材質、不排汗的衣物,以免悶熱流汗助長黴菌生長
  • 汗斑雖不會直接傳染,但當家中有人患有汗斑時,衣物可先分開清洗

🍀想知道怎麼吃、怎麼動最健康?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讓專業來解答!

延伸閱讀:水楊酸5大功效:不只抗痘、去角質!副作用、注意事項一次看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