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實施強制社保 官媒宣稱是消費催化器
(中央社台北16日電)中國9月1日起將落實強制社會保險制度,引發不少企業與勞工恐慌。中共官媒人民日報今天發文稱,社保對個人而言是「生存底線」,對企業是「未來入場券」,對中國是「社會穩定器」更是「消費催化劑」。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發布解釋,指雇主和員工之間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約定無效,勞動者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約時,有權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該解釋9月1日起實施。
這項解釋公布後,在中國引發廣大的小微企業與低薪勞工恐慌,擔心無法負擔高額的社保費用;專家指未來可能大量出現「靈活就業」與兼職工作規避交社保。
人民日報今天發出評論稱,近期所謂「全民強制社保」的話題引發熱議,其中對政策的誤讀、對公眾的誤導,有必要澄清辨明。
文章稱,最高法的司法解釋並沒有創設「新規」,而是統一司法裁量標準,消除了全國不同地區司法實踐中的分歧;並非現在才「強制」,按照中國勞動法、社會保險法等規定,繳納社保本就具有強制性;亦非覆蓋「全民」,而是指向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
文章抨擊,少數自媒體為博眼球,冠之以「全民」、「強制」、「新規」等字眼,只會誤導公眾、製造混亂。
人民日報這篇評論提出三點護航強制社保。
文章稱,於個人而言,社保是「生存底線」,不是「可選附加項」。反指一些勞工對參加社保心存疑慮,是因為「只算眼前的和投入產出的經濟帳,不算長遠的和一失萬無的風險帳」;擔心制度紅利被企業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來消解。
文章又稱,於企業而言,社保是「未來入場券」,不是「合規負擔」。指擴大社保覆蓋範圍,增強社保繳納剛性約束,確實會給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但這不是「規避社保」的理由。
這篇評論稱,且不說不上社保是違法,如果一家企業藉此贏得「捲價格」的競爭優勢,在推進高品質發展、致力「投資於人」的今天,又怎能走得長遠?大勢在前,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合規風險,跳出靠不繳社保降成本的灰色地帶,在其他方面鍛長板、練絕活,才能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文章提到,同時也必須正視中小企業的現實經營壓力。解題的關鍵,就在於進一步豐富助企紓困的政策工具箱。
文章還宣稱,於國家而言,社保是「社會穩定器」,更是「消費催化劑」。指社保為個人提供了醫療、養老、失業等兜底保障,居民的「預防性儲蓄」需求會下降,轉而將更多收入用於生活改善、文旅休閒、個人發展等消費。社保的保障水準越高,消費撬動作用則越強。
人民日報這篇評論最後稱,讓大家過上好日子,不止社保這一張牌。但穩實做好社保這項工作,正當其時。(編輯:楊昇儒)114081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