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美國台灣形象展」 林口長庚醫院用AI、5G展現數位健康實力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
「2025美國台灣形象展(Taiwan Expo USA 2025)」於本(8)月14日至16日,在美國達拉斯Kay Bailey Hutchison Convention Center盛大舉行,由台灣外貿協會主辦,智慧醫療專區特別邀請林口長庚醫院參展,全面展現其在智慧醫療與數位健康領域的深厚實力。
林口長庚本次展出涵蓋AI、5G、3D列印、遠距照護等核心技術,總計有18項臨床應用成果,體現台灣醫療科技的創新能量,更堪稱代表國家實力的「醫療級精品」,充分呼應本次展覽「台灣形象」的主軸,展現我國智慧醫療的國際競爭力。
林口長庚醫院此行團長溫明賢教授表示,本次展出亮點包括「數位病理AI平台EasyPath(具台灣美國專利)」、「AI-ECG智慧心電圖預測系統」、「AI主動脈剝離影像辨識模型」、「AI輔助髖關節發育不良(DDH)超音波系統」、「穿戴式智慧心電圖設備」、「AI的多元發展與應用」、「AI的多元發展與應用」等。
「數位病理AI平台 EasyPath(具台灣美國專利)」,2021年起病理玻片100%數位化,由AI自動篩出問題病例、標示病變組織且輔助判定。自行建置的病理訓練平台目前已開發7項模組於臨床應用,協助醫師進行數位病理判讀。此外,還能協助計算細胞DNA螢光原位雜交的結果,如與乳癌治療預後相關的HER2基因判斷,已應用癌症淋巴轉移檢出等臨床場景,提升診斷敏感度及作業效率。
「AI-ECG智慧心電圖預測系統」,利用百萬筆心電圖資料,預測心房顫動的發生與心室功能異常,心房顫動診斷準確率高達97%,具備一年內預測能力,協助臨床提早介入。
「AI主動脈剝離影像辨識模型」,目前唯一可自動辨識Type A/B,敏感度達0.96,輔助急重症判讀,提示緊急介入治療的需要,有效降低致死風險。
「AI輔助髖關節發育不良(DDH)超音波系統」,由長庚骨科主任高軒楷團隊研究開發,結合AI模型與手持式超音波,即時擷取最佳影像、快速計算關節角度,提升新生兒篩檢效率與精準度。
「穿戴式智慧心電圖設備」,結合多家台灣優質醫療科技廠商共同合作開發的成果,應用在長庚的住院與居家的臨床照護,展現醫療臨床與產業界的深度鏈結。
「AI的多元發展與應用」,包括與美國MIT合作開發出可預測肺癌結節6年風險的Sybil模組、外傷臨床影像的輔助、脊椎融合術3D列印AI輔助神經外科的手術規劃,以及遠距照護救護包AI語音輔助的運用。
另外,還有與廣達合作開發的全球首例小兒重症5G救護車、AI影像建置平台與輔助系統等,充分展現林口長庚智慧醫療轉型的成果與國際接軌實力。
長庚醫院積極投入醫療資訊與智慧醫療的發展,除長期致力數位轉型外,2018年並建置AI中心與高速運算中心,已成功開發13項自研AI模型,其中3項並獲台灣TFDA核准,廣泛應用於臨床實務中。2025年林口長庚更成為全國唯一同時通過HIMSS四大成熟度模型(EMRAM、INFRAM、DIAM、AMAM)最高等級(第7級)認證的醫療機構,並榮獲HIMSS DHI數位健康指標評選滿分全球第一名,「充分展現林口長庚以病人為中心、以數據為核心的卓越成果。」
在國際醫療方面,林口長庚長年深耕顱顏手術、肝腎移植、細胞治療、達文西微創、臍帶血移植、癌症整合照護等專科領域,並配備專業健檢團隊與全方位接待流程,成為國際病人首選之一。
在本次展會中,林口長庚更在15、16日獲邀在主舞台進行分享,主題包括:三高與癌症防治、智慧影像服務流程、全方位國際化醫療、AI輔助髖關節超音波檢查等,以病人為中心出發的臨床實例,與國際進行更深入的互動交流。
溫明賢表示,透過此次參展,林口長庚不僅展現台灣智慧醫療的創新與臨床應用的實力,更實踐「立足台灣、放眼全球」的願景,今後將更積極促進跨國合作,提升台灣醫療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