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的眼淚:曾雅妮沉潛4291天終奪冠! 致所有未曾放棄的妳
當最後一記推桿應聲入洞,揚昇高爾夫鄉村俱樂部的果嶺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歡呼。然而,對主角曾雅妮而言,世界彷彿瞬間靜止,只剩下奪眶而出的淚水,止不住地滑落。這不是普通的勝利之淚,這是歷經4291個日夜,相當於整整11年漫長等待後,終於再次觸碰到冠軍滋味的,百感交集的淚。
2025年10月26日,在緯創女子公開賽(WISTRON LADIES OPEN) 這場由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TLPGA)與歐洲女子巡迴賽(LET)共同認證、總獎金高達百萬美元的國際賽事上,這位曾經的世界球后,以兩回合低於標準桿14桿的130桿 強勢封后,捧起個人生涯第28座、也是第7座歐巡賽冠軍盃。
這不僅僅是一場高爾夫球賽的勝利,更是一個關於女性力量、關於韌性、關於如何在漫長低谷中永不放棄的動人篇章。曾雅妮的歸來,如同劃破長夜的晨曦,不僅照亮了她自己的道路,也為每一個曾在人生困境中掙扎、懷疑、卻依然選擇堅持的女性,帶來了最溫暖的鼓舞。
從世界之巔到幽暗長谷:那段「又愛又恨」的沉潛歲月
回首曾雅妮的職業生涯,可謂充滿戲劇性。她年少成名,12歲便立志成為世界第一,並在短短數年內以驚人的天賦與拼勁,橫掃各大賽事,成為史上最年輕的世界球后。然而,如同許多運動員的宿命,巔峰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意想不到的漫長低谷。
自2012年LPGA起亞精英賽後,她便再也未能嚐到頂級賽事的冠軍滋味。壓力、傷病(包括髖關節手術)、技術轉型的陣痛,以及外界的質疑聲浪,如影隨形地籠罩著她。她曾在訪談中坦承,那段日子「球技也真是有夠爛」,甚至對高爾夫產生了「又愛又恨」 的複雜情感。2013年因手機沒充電導致鬧鐘未響而錯過LPGA菁英賽開球時間,更讓她一度成為輿論焦點,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她澄清當時「比賽的時候絕對沒有去夜店」,失去資格前夕的徬徨無助才是她獨自去海邊的原因。
這些經歷,是多少女性在職場、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縮影?曾經的意氣風發,可能因一次挫敗、一次傷病、一次外界的誤解而瞬間黯淡。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質疑自己、甚至想放棄的念頭,或許都曾悄然浮現。
淬鍊重生的力量:「我可以做到!」從心態轉變找回球后本色
然而,曾雅妮之所以是曾雅妮,正因為她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韌性。她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直面低潮,從根本上重塑自己。
「每一桿都有意義。」 前世界球后索倫絲坦的這句話,成為她走過低谷的座右銘。她開始學習「養脾氣」,不再像過去一樣因輸球而摔球桿。她學會控制情緒,即使落後也透過哼歌調適心情,專注於當下能掌握的每一桿。
此次緯創女子公開賽的決賽輪,正是她心態蛻變的最佳展現。帶著領先優勢出發,卻在前九洞遭遇起伏,一度被對手超越。換作是過去,這或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這次,她告訴自己「不要慌張」、「一桿一桿慢慢來」。她在紀錄碼數的書上寫下:「我可以做到!」 隨後,她在第9洞到第13洞連抓五記博蒂,重新奪回並擴大領先優勢。
「我盡量讓自己肢體語言變得更為自信,抬頭挺身正向面對每一桿。」 賽後她如此分享。這份由內而外的轉變,正是她能再次站上頒獎台的關鍵。
溫柔的後盾:家人與贊助商的不離不棄
沒有人能獨自走過漫長的黑夜。在曾雅妮最低潮的這些年,家人的支持是她最重要的力量來源。雖然報導中未多著墨母親的角色,但其父親曾茂炘曾表示,看到女兒打不好時能笑笑面對,比以往堅強得多。這份家人的理解與陪伴,無疑是她能持續奮鬥的溫柔後盾。她在賽後也特別感謝「親友的陪伴」。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贊助商緯創資通的長期支持。作為本次賽事的主辦方,緯創不僅為台灣女子高球選手提供了與國際接軌的頂級舞台,更是在曾雅妮沉潛期間,依然選擇相信她的潛力,給予她參賽機會。曾雅妮在頒獎台上,也特別感謝緯創「給我這次機會能夠上場比賽,並一直以來支持台灣高爾夫運動」。這份超越商業利益的相挺,更顯可貴。
致每一位奮鬥的妳:風雨終會過去,別輕言放棄
「過去的10年就如同前幾天的天氣一樣,今天總算出現陽光,不要放棄,總會有朝一日看到成果!」
「我要跟各位說的是,無論遇到怎樣的低潮和困難,都要像我一樣不輕言放棄,多大的風雨終有一日都會過去!」
這是曾雅妮在奪冠後,含淚向所有觀眾說的話。這不僅僅是一位運動員的感言,更是她用自己的人生經歷,提煉出的生命體悟。
曾雅妮的故事,之所以能引發如此巨大的共鳴,是因為它觸動了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可能也曾在逆境中徘徊、在黑暗中摸索的部分。她的勝利,提醒著所有女性:低潮是人生的必然,但放棄從來不是唯一的選項。只要保有對目標的熱情 (“I still have passion for it”),只要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 (“Honest about your shortcomings”),只要堅信自己可以做到 (“I can do it”),那麼,即使經歷再漫長的等待,屬於妳的陽光,終將再次灑落。
如同曾雅妮在英國公開賽晉級後所說:「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我沒有放棄。」 這份驕傲,不僅屬於曾雅妮,也屬於每一個在各自生命賽場上,選擇抬頭挺胸、永不放棄的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