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救難艦首度開放民眾參觀 自配潛水鐘可進行100公尺深海救援
海軍大武級救難艦「大武艦(舷號571)在上月底完由海軍司令唐華主持成軍典禮,今天(20日)首度公開展示,海軍表示,「大武艦」特色在於高機動性及強大的拖帶能力,能在海上拖動10萬噸的災害船。同時船艦自身配有潛水鐘及潛水人員及減壓艙等先進設備,能第一時間進行水下作業任務。
大武軍艦是海軍以「安海計畫」為專案代號,編列36億5800萬餘元,建造原型艦執行海上救難、拖帶大型船隻、水下打撈、海上消防、以及海洋污染處理等。在2024 年 10 月 23 日由台船公司交船予海軍。
對於其水下救難能力,海軍表示,船上配備有深海作業系統,包括潛水鐘(作業深度 100 公尺),可容納 3 人作業。另外,可搭載水下遙控載具系統(ROV),最大潛深可達 500 公尺。
不過,大武軍艦在成軍前的訓練並不訓順,主要是因為該艦在 2025 年 2 月下旬執行「拖船被拖」訓練時,曾因操縱失當導致左螺旋槳纏絞拖纜受損,海軍司令唐華震怒,並將艦長調職外,也檢討相關違失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