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川勝!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加州通過重劃選區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第一場選舉考驗,結果是在野的民主黨大勝。週二,三場主要選舉,在偏民主黨的紐約市、紐澤西州和維吉尼亞州,都由民主黨候選人大幅勝出,為去年大選雙輸的民主黨,在明年期中選舉前,打了一劑強心針。全美最大城紐約市市長,由反川、34歲的移民曼達尼,擊敗川普支持的前紐約州州長古莫。另外加州也通過重劃國會選區一案,要抵銷共和黨在德州等「紅州」增加的國會席次。
一現身,台下支持者高聲歡呼,他是剛當選全美最大城市紐約的市長曼達尼。一年前,年僅30多歲的曼達尼,連紐約人都不太認識,他出生於烏干達,印度裔的父母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和電影製片。但最終他在這個世界金融中心、資本主義之都,以民主社會主義者之姿,成為紐約市首位穆斯林、南亞裔和千禧世代的市長。
紐約市長當選人 曼達尼:「紐約仍將是座移民城市,一座由移民建設、由移民帶動的城市,且從今晚起,將由一位移民領導。」
曼達尼支持者的歡呼聲不絕於耳,就是這樣的熱情,激出超過200萬紐約市民出來投票,是紐約市長選舉56年來最多。開票九成下,民主黨的曼達尼贏得50.4%選票;大選前夕獲美國總統川普支持,退出民主黨獨立參選的前紐約州州長古莫,拿下41.6%;共和黨候選人斯里瓦7.1%。
根據CNN出口民調,占紐約選民約一成的29歲以下年輕人,高達75%投曼達尼,僅16%投給古莫;非裔52%投曼達尼,37%古莫;猶太人則有六成投古莫,僅三成一投給挺巴勒斯坦的曼達尼。曼達尼接下來將面對諸多挑戰,兌現他開出的競選支票,包括凍結租金、免費托育和免費公車。不過這位民主黨的左派新星深知,此刻,他已成為共和黨集體攻詰的對象。
紐約市長當選人 曼達尼:「如果說誰能向遭川普背叛的國家展示如何擊敗他,那非這個讓他發跡的城市莫屬。川普,我知道你在看,我有四個字送你:調大音量。」
曼達尼高分貝嗆川普,沒有在客氣。週二的地方選舉,是川普重返白宮後第一場大選,結果民主黨橫掃三場主要選舉,除了紐約市,在紐澤西和維吉尼亞,分別由溫和派53歲的薛洛 (Mikie Sherrill) 和46歲的史班伯格 (Abigail Spanberger),以10%以上的絕對優勢,拿下州長的位子。
紐澤西州州長當選人 薛洛:「我們知道當我們的鄰居被鎖定攻擊,無視法律和憲法時,我們偉大的州裡沒有人是安全的。在這裡紐澤西州,我們深知這個國家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由國王統治。」
民主黨候選人打出反川旗幟,但競選核心都是經濟議題,特別是大多數選民最在意的「可負擔的生活」,包括降低醫療健保、住房和能源的費用。
維吉尼亞州州長當選人 史班伯格:「今晚我們向全世界傳達一個訊息,就是2025年維吉尼亞州選擇了務實,而非黨派之爭,我們選擇了我們的州,而非混亂。」
緊鄰華府的維吉尼亞州,對國會兩黨惡鬥、川普裁員、政府關門,特別有感。超過30萬聯邦雇員就住在維吉尼亞,在政府停擺邁入破紀錄的第36天,根據出口民調,有家族成員是聯邦雇員的維州選民,61%投給民主黨候選人,37%投給共和黨。
維吉尼亞州選民:「大家都在討論維吉尼亞州的選舉,這很奇怪,因為人們通常不太會討論維吉尼亞,所以我絕對認為這是對川普,以及國家未來走向的公投。」
紐澤西州也一樣,不滿川普執政的人,91%投給民主黨候選人,僅7%投給共和黨。不過選後川普在社群上表示,共和黨選輸有兩個原因,一是他不在選票上,另外就是政府關門導致。這次選舉無疑被視為明年期中選舉風向球,同天在加州,也針對重劃選區進行投票,部分投票所甚至出現大排長龍景象。
加州州長 紐森:「面對川普的魯莽行徑,我們昂首挺胸,立場堅定,今晚,在激怒了(加州)熊後,這頭熊發出怒吼,這場特別選舉出現空前的投票率,結果也非凡。」
開票七成下,63.8%的加州選民支持重劃選區,以增加民主黨在國會眾院的席次,來抗衡川普在偏共和黨的「紅州」推動重劃選區,來增加共和黨席次,讓明年眾議院主導權之爭,提前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