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面面觀 土壤鹽化作物減產
19 觀看次數極端氣候不斷升溫,北非再度成為熱浪重災區。突尼西亞高溫突破攝氏40度,而在利比亞,氣候變遷導致地下水品質惡化、農地鹽化,傳統農業幾近崩潰。
熱浪席捲北非,突尼西亞首都,溫度計直指攝氏43度,遊客們紛紛用果汁、或在噴泉旁降溫,甚至連鴿子都聚集在水邊。但這波極端高溫不只讓人難以忍受,更對農業與民生造成嚴重衝擊。在鄰國利比亞,農民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土壤鹽化危機。
農民 馬哈茂德:「我從2000年開始種菜,一直到2018年,那年整個收成都毀了,賠了7萬到8萬,利比亞第納爾(約台幣38-43萬),之後我就停止耕作,原因是水的PH值達到12。」
許多農地早已荒廢,有人轉而飼養羊隻,有人則被迫放棄農業,而這些全是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
米蘇拉塔農業站實驗室主任 阿勒卡迪:「降雨量減少 氣溫上升,導致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發,地下水水位下降 水質也惡化,農民使用這些,鹽分過高的水進行灌溉,使土壤逐漸變成鹽鹼地,產量因此大幅下降。」
根據官方數據,多地土壤鹽度已超過正常值的20倍,中部地區的土壤鹽化面積甚至高達23%,但一台海水淡化設備,價格高達108萬台幣,絕大多數農民根本無力負擔。
農民 傑魯奇:「我從1973年開始務農,從我父親那時就開始直到現在,以前產量還不錯 但現在減少了,作物少了 產量也沒了,連每天的收入都難以維持,我沒有其他收入 完全靠農業生活。」
熱浪不只是高溫的體感,對這些農民而言,更是一場正在吞噬土地、生計與希望的慢性災難。
自動播放下一則
沒有留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