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西:登陸月球的味道
這是一個關於信任的故事。
1950 年代,世界籠罩在冷戰的鐵幕之下。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競爭蔓延至無垠宇宙,每一項太空成就都成為意識形態較量的武器。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成功發射「斯普特尼克 1 號」人造衛星,這個直徑僅 58 厘米的金屬球體發出的聲響 S 彷彿是冷戰的喪鐘,震撼了西方世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蘇聯太空計劃總設計師科羅廖夫接到一項秘密任務 ―― 必須在一個月內將活體生物送入太空,以慶祝十月革命 40 周年。 這個近乎瘋狂的時間表背後,其實就是要在太空領域領先美國的政治指令。科學家們明白要實現這目標就需要一個特殊的「太空先鋒」,而這個任務最終落在了一群莫斯科街頭的流浪狗身上。
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動物收容所的工作人員在挑選一隻適合進行太空實驗的流浪犬。他們需要一隻體重不超過 7 公斤、身高 35 厘米以下的雌性犬,因為細小的身軀更容易適應狹小的太空船空間。在數十隻候選小狗中,一隻三歲的混種犬顯得格外安靜。她有一雙閃爍的藍眼睛和嬌小體格,右耳上還有小小的傷疤,那是一道街頭求生的印記。項目主理人為她取名萊卡(LAIKA),俄語意思是「吠叫者」,但諷刺的是這隻小狗幾乎從不吠叫。負責訓練的醫學博士弗拉基米爾在日記中寫道:「她的眼神有一種令人心碎的順從,而且十分相信人類,彷彿早已知道我們為她安排的命運但依然執迷不悔。」
萊卡和她的同伴們被送進莫斯科郊外秘密實驗基地,接受殘酷的訓練。在離心機測試中,這些小狗要承受相當於火箭發射時 12G 的超重壓力,這意味著她們的體重會瞬間變成12倍,許多候選小狗在測試中出現內出血甚至死亡,但萊卡每次都頑強地存活下來。更可怕的是「靜音密室」測試,小狗們要被關在完全隔音的狹小金屬箱中長達 20 天,監控顯示大多數小狗出現嚴重的精神崩潰,瘋狂抓咬籠子直到手腳流血,但萊卡卻發展出一套獨特的應對機制 ―― 她把身體蜷縮成一個球,用尾巴蓋住鼻子,進入一種類似冥想的狀態。在最後的準備階段,負責照顧萊卡的技術人員亞歷山大違反規定,將小狗帶出艙外散步。他在晚年回憶道說:「我想讓她最後一次感受地球的氣息。她天真地嗅著結霜的草地,完全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麼。」
那一天終於都來臨了。在 1957 年 11 月 3 日的凌晨,技術人員為萊卡穿上特製的太空服預備登陸太空,這套服裝配有監測心率、呼吸和血壓的傳感器。發射倒計階段的艙內溫度已經升至 38 度,傳感器顯示萊卡的心跳達到每分鐘 240 次,那是正常值的 3 倍。當火箭點火升空時監測數據突然出現劇烈波動,超重導致萊卡的胸腔被壓迫,呼吸變得極度困難。進入軌道後地面控制中心收到一組令人更加憂心的數據 ―― 艙內溫度正在異常攀升,由於倉促的發射計劃,「斯普特尼克 2 號」的隔熱系統存在致命缺陷。在太空中第五圈飛行時傳感器記錄到萊卡的核心體溫達到 42°C,這種情況下生物的大腦會會開始腫脹,內臟器官逐步衰竭。最痛苦的是生命維持系統的自動餵食器仍在運作,每小時會向垂死的萊卡輸送一次營養膠囊。直到 2002 年,參與任務的生物學家迪米特里忍不住打破沉默,承認他們一組科技人員編造了安樂死的謊言,當時的萊卡是在極度痛苦中死去,她的爪子一直保持著抓撓艙壁的姿勢。
萊卡的故事在冷戰結束後才逐漸為世所知道,1998 年,當年有份參與項目的科學家們在莫斯科航天醫學研究所樹立了一座小小的紀念碑,碑文寫著:「獻給萊卡,和其他為航天事業獻身的動物們。」再過十年之後俄羅斯發射了一顆名為「萊卡歸來」的微型衛星,裝上承載著兒童們寫給萊卡信件的膠囊,其中一封是這樣寫的 ―― 親愛的萊卡,現在的狗狗都能平安回家了。希望你在星星上也過得快樂!而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艙段,宇航員們至今保留著一個傳統,就是每次出艙進行任務前都會觸摸一張萊卡的老照片,這張拍攝於發射前一周的照片裡小狗正歪著頭看向鏡頭,眼睛裡映照著人類尚未觸及的星空。這一切的舉動似乎嘗試彌補半個世紀前,萊卡和其他毛孩們為人類做太空實驗而離世的遺憾。諷刺的是「斯普特尼克 2 號」最終被證實其科學價值是有限的,萊卡用生命換來的只是政治宣傳效果。
XERJOFF 以 1969 年阿波羅 11 號劃破天幕的一刻為靈感創作了 APOLLONIA 的味道。香氣重現登月榮光時,銀灰瓶身映出的不只有月面荒寂,更藏著 1957 年斯普特尼克二號艙內,那抹溫柔顫動的呼吸。白花輕綻如艙外無重力的星雲,鳶尾與白麝香織就的乳白霧氣,恰似萊卡臨行前被輕撫的 毛髮溫度。當岩士唐踩出「人類一大步」的 12 年前,謝謝勇敢的小狗已用爪印在永夜寫下沉默史詩。香調裡膨脹的遼闊深空也是萊卡未竟的星河漂流,每縷香氣皆是星塵的轉生 ―― 有些化作登月艙的金屬冷光,有些凝為萊卡的心跳在無垠中永恆共振。追夢者鼻尖縈繞的不但是寂靜月球的氣息,也是小狗萊卡呼吸著最後的味道。
直至今日當人類撫摸紀念碑上萊卡的名字,可會明白那些閃著藍光的監測 數據裡最珍貴的並非太空科學突破,而是小狗臨終前的每分鐘 240 次的劇烈心跳?人類利用小狗天真的信任把它送上永無歸途的星河,它卻用最後的體溫告訴我們,當文明以星辰為尺,唯有以生命託付生命時才能在月塵上寫出不朽的詩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