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現今工作模式變了,但職涯規畫3大重要年齡不變!過來人分享,如何善用轉職提升自己的人才價值

Smart智富月刊

發布於 06月26日01:00 • 山崎元 更新時間:2025-06-08

從古至今,儘管工作模式變了,人卻沒有多大改變。上班族的職涯規畫三大年齡,意外地跟從前一模一樣。
如果要寫成命令句,大概就像這樣:
◆28歲前,決定自己的「職業」。
◆35歲前,確立自己的「人才價值」。
◆45歲起,準備進入「第二職涯」。

28歲前為邁向巔峰打好基礎

說白了,商業人士的能力巔峰就在30歲至35歲。在職場上學習力佳、體力好、對工作還有新鮮感,無論是上班族或SOHO族,這段時期都有很多工作機會,最適合創造業績。

為了邁向這段巔峰時期,務必先打好基礎。

假設全心努力學習新工作需要2年時間,那麼,選定畢生職業的期限就是:30歲-兩年=28歲。此外,很多人到了28歲,適應新事物的能力就會顯著下降。

開始上班後,多嘗試幾份工作沒關係,但務必在28歲前決定好目標。

35歲後再打造人才價值就來不及了

到了30歲,每個人的能力與業績就有了顯著差距。無論是在組織內部或業界,一個人到了35歲,別人對你的人才價值評價(「這個人會不會做事?」、「能不能做大事?」)就不會再改變了。

務必提醒自己,在35歲前打造自己的人才價值。

若是在大型組織,出人頭地的時間會稍微延後一點,但你在組織內部的評價依然會在35歲左右固定。

45歲是職涯的轉捩點

將一輩子託付給一個組織或一項工作,有點太久了。公司跟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可能是60歲或65歲,但剩餘的人生還很長。此外,組織留給你的機會,通常是「每況愈下又無聊」。

到了45歲左右,就必須準備進入適合高齡期工作模式的「第二職涯」。要是慢了一步,你能做的工作範圍或規模,就會縮小一些。

你該準備的有兩項,其一是工作所需的「能力」,其二是願意買帳的「客戶」。這兩者都需要花時間累積,因此愈早開始準備愈好。

轉職,才能「活用自己的人才價值」

在第一章,我說過勞動市場流動性變高,有助於現代人採取較為冒險的工作模式。說得極端些,就是「換工作變容易了」。
為了自己好,你必須善用「轉職」。在職業生涯中,有時必須換工作,才能培養、捍衛、活用自己的人才價值。

轉職的三大理由
大略說來,轉職的正當理由有以下3項:
1.為了學習工作技能。
2.為了活用工作能力。
3.為了改變生活型態。

典型的案例如下:
1.二十幾歲時,為了學習工作技能、處理更進階的工作而轉職。
2.三十幾歲時,為了擔任更重要的職位、獲得更高的收入而轉職。
3.主要為四十歲以上人士,為了與生活取得平衡,或是為了準備進入第二職涯而轉職。

年齡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要知道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目的而轉職。

延伸閱讀
如何獲得夢幻工作?葳老闆教你:把薪資、頭銜都列出來,一步步向目標前進
文科生7年換6份工作!頻繁轉職達成百萬年薪是怎麼辦到的?

書籍簡介_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關於金錢、人生與幸福

書籍簡介_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關於金錢、人生與幸福
作者:山崎元
出版社:先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3/01

作者簡介_山崎元
經濟評論家,1958年生於北海道。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後,進入三菱商事就職,之後歷經野村投信、住友信託銀行、美林證券、明治生命、UFJ總研等,總計換了12次工作。
除了擔任投資顧問,也經常上電視、寫專欄與演講,講解經濟架構與投資之道。他擅長使用辛辣犀利的筆鋒銳評經濟,專欄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著有《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關於金錢、人生與幸福》《30歲之後,你想要多有錢?》《精明投資人的18項武器》《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等多本暢銷著作。

譯者簡介_林佩瑾
曾任出版社編輯,在譯界打滾十數年,熱愛閱讀、魂系遊戲與大自然,家有一貓。譯作有《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筆記》《絕叫》《日日奇想》《從負債2000萬到心想事成每一天》系列等。

聯絡信箱:kagamin1009@gmail.com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韓國最強『不老女神』62歲被誤認32歲!凍齡神顏網讚:比女兒還漂亮!

Styletc
02

唐綺陽成功狂甩20kg!靠「這運動」逆齡大升級!楊謹華、徐若瑄也瘋練

女人我最大
03

「千萬別完全相信一幅畫」:你看到了畫中的一根菸斗,但畫家卻說那不是菸斗?

三采文化
04

不是年紀,是品味!5位「高齡穿搭ICON」盤點,她都在廚房換裝超接地氣~

女人我最大
05

夫妻感情再好,這4件事也別輕易代勞!天平失衡小心讓關係磨滅

姊妹淘
06

「無聊長靴」正流行:2025秋季街拍「平底膝上靴」才是最實用的時尚

VOGUE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