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iPhone 17 開賣,但為何年輕人不買單?

換日線

更新於 16分鐘前 • 發布於 09月26日07:01 • 羅思涵/文字搬運小蜜蜂
iPhone 17 開賣,但為何年輕人不買單?

上圖截自 Apple@YouTube

台灣時間 2025 年 9 月 10 日,許多「果粉」引頸期盼的 iPhone 17 系列發布會正式登場。

iPhone 17 系列搭載迄今 Apple 推出效能最強的 A19 Pro 晶片,並配備全新設計的 Center Stage 前置鏡頭,瞬間吸引全球粉絲目光。

其中 iPhone Air 的推出,更被譽為 Apple 自 2017 年以來,首次的「重大設計改變」,不僅配備最新晶片,也是歷代版本中最薄的一款。就連 Apple 硬體工程高級副總裁 John Ternus 也稱,拿著 iPhone Air,「就像將『未來』握在手中」(feels like you’re holding the future)。

此外,隨著新款問世,iPhone 16 與 iPhone 16 Plus 的官網售價也同步下降,前者 128 GB 版本降幅 4,000 元,新售價為 25,900 元;後者則仍提供 128 GB、256 GB 版本,降幅均為 3,000 元。

然而,在最新發布會風光落幕後,Apple 的股價不漲反跌,顯示投資者對其最新產品反應較為冷淡。究竟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各大品牌該如何脫穎而出?又該如何在品牌地位波動之際,搶先吸引購買力極強的 Z 世代,鞏固第一名寶座?

以下將帶讀者回顧去(2024)年 iPhone 16 系列發布的經驗,分析當時 Apple 如何透過人工智慧與個人化功能,試圖吸引 Z 世代消費者的注意力、輿論與效果如何,以及近年年輕世代挑選手機,又有哪些「新」趨勢。

蘋果新款手機發布,為何許多人「不買單」?

當時發布會舉辦在加州總部,被視為 Apple 將一舉打入 AI 領域的里程碑。

Apple 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表示,下一代的 iPhone 手機是為了能完美發揮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而量身打造的系列,並將其定義為「Apple 首款 AI 手機(Apple’s first AI-powered iPhone)」。

新系列手機主打更大的電池容量及顯示器尺寸,同時配備改良後的全新手機及控制鈕。但許多人期待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卻意外在本次發表會上沒有太多著墨。

回顧 2024 年 6 月份,在各大手機品牌爭相推出 AI 功能之際,蘋果也在今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首次亮相 Apple 及 Open AI 攜手打造的 AI 功能,自此許多果迷便期待看到更多關於 Apple Intelligence 的介紹。

儘管提姆庫克在新品發表會上野心滿滿地表示,團隊推出的 AI 功能將釋放「能真正改變人們生活的創新(innovations that will make a true difference in people’s lives)」,但 9 月的秋季發表會卻聚焦在新款硬體的發布,並表示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將延至與新作業系統 iOS 18 更新時一併推出。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儘管 iOS 18 將提供免費版本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但考量到其功能所需的高功能運算及晶片需求,官方強調,此功能僅適用於新推出的 iPhone 16 系列和一年前推出的高階 iPhone 15 機型。因此,想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 的個人化功能的讀者,或許仍要先考慮更新型號。

人工智慧時代下的首場蘋果發表會,即便承載了眾多粉絲的期待,但在發表會後卻可發現,社群上的討論方向不太理想──許多人指出,新系列手機的設計圍繞在相機功能的變化,等於只是在舊的設計中擠出一小部分不同就重新販售,似乎符合「擠牙膏」這樣的印象。

而社群媒體上也出現不少有趣的迷因,藉此表達對新款手機的「不滿」,諷刺與前幾代相差不大。

究竟 Apple 首款 AI 手機,是否真的能像執行長庫克所說的「改變生活」?看來仍須等到拿到首批新款 iPhone 的使用者開箱才能得知了。

Z 世代挑選手機的「新」趨勢

根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 在 2023 年的研究,相較於其他手機品牌,美國絕大多數的年輕使用者(18 至 24 歲)更偏好使用 iPhone,佔比近 8 成。從過去趨勢來看,可見這群出生於 1997 年到 2010 年代初期的 Z 世代,已對蘋果產生一定程度的品牌歸屬感。

或許你會認為,這樣的趨勢可直接對照至本次蘋果發表會推出的新版 iPhone,並在可見的未來帶動 iPhone 的銷售成果。但若從現今 Z 世代群體中的趨勢來看,個人認為情況未必如想像中那般理想。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這一切都要從兩項「舊」流行開始說起:

一、社群吹起一股懷「舊」風

在電信品牌竭盡全力開發新功能的同時,歐美 Z 世代卻開始回過頭使用以前曾流行的「笨蛋手機(dumbphone)」。

這裡所稱的「笨蛋手機」,如同名字故意取為「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的相反,泛指所有能在現代手機上做到的事情──包含滑社群、傳迷因、聊天等須透過網路進行的行為,皆不得使用。

在追求科技革新的時代,是什麼原因讓 Z 世代放棄一切,重回僅能使用限定功能的笨蛋手機?這樣的趨勢,或許可以從日漸增加的網路霸凌、社群壓力等社會事件看見端倪。

從社群媒體上無止境的自我比較、網路暴力,到擔心被排除在外(FOMO,錯失恐懼症)而造成的手機成癮,甚至是因「分享慾」而引發的個人隱私危機,當我們逐一分析 Z 世代常見的困擾,便可看出網際網路是上述事件共同的觸發點。

而笨蛋手機的盛行,與近年常說的「數位排毒」(Digital detox)概念不謀而合,呈現出一種「沒有網路的生活也不會怎麼樣」的成果。

當網路成為 Z 世代想避開的「毒藥」,重新使用網路出現前就已存在的產品,便是其中一個選項,而笨蛋手機正巧碰上這項熱潮,為想逃離網路世界的 Z 世代們提供了出口。

二、新的不一定最好,講求維持「舊」有

除了上述提到的「懷舊風」正席捲 Z 世代社群外,另一個極有可能會影響年輕人購買新手機的關鍵,便是現正竄燒各大社群的「#underconsumptioncore(#拒絕過度消費)」標籤。

簡言之,#underconsumptioncore 這個標籤所提倡的是:使用者應珍惜使用自己「已擁有」的東西,而不是在社群上看到他人的分享或推薦,就一窩蜂地「跟風」購買自己用不到的東西。

從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身上已穿超過 10 年的鞋子,到將最後一滴保養品使用完畢的空瓶,上述這些看似平常的畫面,卻在「過度消費」的時代裡顯得難能可貴。目前含有 #underconsumptioncore 標籤的影片,在 ikTok 上總觀看數量已突破千萬。

一名 #underconsumptioncore 追隨者接受《The Straits Times》專訪時提到,年初她參加了一項「不買挑戰(no-buy challenge)」計畫,在挑戰中承諾只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並列出一張「非必需品」清單,在社群上定期分享自己的心得及挑戰近況。

她坦承,在剛開始挑戰的幾個月,自己經歷了一段「戒斷期」,看見喜歡的物品卻不能購買確實十分痛苦。但這段歷程也讓她成為一個更細心、謹慎的消費者,她將這段期間稱為自己所需的「重置(reset)」。

這類如 #underconsumptioncore 等強調「原本的就已經夠好」的標籤,不僅為 Z 世代帶來一記當頭棒喝,時刻提醒自己在購買新商品前,應該先評估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也為市場形塑出一種新的正向消費模式,成為現今嚴峻經濟及環境挑戰的解方之一。

翻蓋、磚塊手機又流行了?

隨著近期翻蓋/摺疊手機(flip phone)、磚塊手機(brick phone)重回主流視野,知名電信品牌如三星(Samsung)、Motorola 和華為相繼推出類似產品,未來蘋果是否會迎合此一趨勢,跟上競爭對手的腳步推出「懷舊」產品,又或是繼續堅持既有的品牌設計及方向,想必一舉一動都會是大眾關注的焦點。

而在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不論是長期支持特定品牌的忠實粉絲,還是樂於變換口味的使用者,我想,作為一名聰明的消費者,在實際下單前不妨想想 #underconsumptioncore 所代表的意涵,為自己及社會做出不會後悔的決定。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iPhone 17/Air 登場、iPhone 16 降價!為何愈來愈多 Z 世代卻更愛「懷舊」風?》,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不可小看的「電話恐懼症」──為什麼年輕人這麼討厭接電話?
●「全球最貴」iPhone 17 不在台灣!想在土耳其當「果粉」,代價為什麼這麼高?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