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支持者認同民主比例下降 曹興誠:民進黨應警覺巨大危機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726罷免國民黨立委失利後,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今日指出,這次大罷免的失敗,應該讓民進黨警覺,台灣主權和民主面臨了喪失的巨大危機。如果民進黨還要溫良恭「讓」,主權、民主一旦喪失,是「撿」不回來的。
曹興誠發文指出,民進黨一些「大老」,現在圍剿民進黨「小弟」沈伯洋,要沈伯洋負起所謂「戰犯」的責任。顯然他們很不喜歡在「抗共」上表態;大罷免「逼」他們在抗共和不抗共之間明確表態,讓他們尷尬,因此惱羞成怒。
曹興誠質疑,這些不願表態抗共的民進黨員,可能認為「反共」或「抗共」太過激烈、極端。他們認為,只要不斷加強民主,自然就會讓民眾反對專制,達到抗共的效果,這些人可能太天真了。
曹興誠分析,依據「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的結果顯示,2020年台灣全體民眾有53.1%認同民主體制,但在2024年,已經下降至49.2%。民進黨支持者對民主體制的支持率,近年都維持在7成左右。民眾黨支持者在2020年有61.8%認同民主體制,然而至2024年,認同民主體制的比例降為43.6%,認同威權體制的比例則升為36.6%,且認為「沒差」的比例也大幅增加。
曹興誠提及,最近館長加入「中國人」陣營以後,民眾黨認同中共的比例,又會增加許多。國民黨支持民主者2008年為44.6%,2024年則降至37.0%。所以,民進黨內這些「理性溫和派」退出了「反共」論述和認知的戰場,讓中共文宣大肆攻城掠地,使認同中共專制的台灣人數逐年增加。
曹興誠示警,這次大罷免的失敗,應該讓民進黨警覺,台灣主權和民主面臨了喪失的巨大危機。如果民進黨還要溫良恭「讓」,主權、民主一旦喪失,是「撿」不回來的。勸民進黨不要遺忘初衷,盡快開始推動「正名制憲」,為台灣的獨立奠定永世不移的基礎。
曹興誠強調,民進黨如果還要「溫和理性」下去,請問「正名制憲」要等到什麼時候?或許民進黨還希望,會有一群傻傻的「志工」來推動「正名制憲」?成了,民進黨來收割;不成,就讓志工去當「戰犯」,罵他們惹事生非?民進黨有人認為,只要是總統大選,遇到國家認同,民進黨一定會贏。2028年真會如此嗎?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