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怎麼辦?一篇看懂症狀、原因、治療
正常成人在休息狀態每分心跳速率為60~100次,大部份維持在60~80次之間。心律不整(Arrhythmia)指的是心臟跳動速率過慢、過快,或是不規則跳動的表現 。當心律不整發作時,你可能會感到心臟大力撲通撲通跳(心悸),或是心跳加速。
雖然大多數心律不整屬於良性,但嚴重仍可能造成危險,心臟可能無法將血液運輸至全身,導致器官受損或無法運作,甚至危及生命。
心律不整的症狀
常見的心律不整症狀如下:
- 胸部或頸部跳動感
- 心跳加速或自覺心臟怦怦跳
- 心跳緩慢
- 胸痛
- 喘不過氣
- 頭重腳輕或暈眩
- 冒汗
- 昏厥或快要暈倒
- 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上述並未列出所有可能的症狀,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就醫檢查?
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若有上述任何症狀或徵兆,請與醫師諮詢,方能獲得最妥善的照顧。
心律不整的原因
健康的心臟中,心跳訊號始於右心房的竇房結,刺激心房收縮,讓血液流進心室,訊號接著傳導至房室結,再經由特定的傳導路徑,讓心室收縮,以便將血液送入肺臟或全身。
心律不整指的是控制心跳的電流訊號延遲或遭阻擋、竇房結不能正常運作或電流訊號無法正常傳遞至心臟,便可能發生心律不整。
此外,若心臟不該產生信號的部位產生電流訊號,打亂特殊神經細胞的信號傳遞,破壞正常的心跳頻率,也可能引發心律不整。
常見心律不整的原因如下:
- 基因
- 吸菸
- 壓力
- 藥物濫用
- 糖尿病
- 特定藥物或營養補充品
- 心臟病
- 飲酒過度或攝取過多咖啡因
- 心肌病變造成的心臟結構改變
- 睡眠呼吸中止症
- 高血壓
- 過去心臟病發(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肌疤痕組織
- 甲狀腺機能低下
- 甲狀腺機能亢進
- 冠狀動脈心臟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
心律不整的2大類型
一般而言,心律不整依照結構、位置及跳動頻率,分成心搏過速(Tachycardia)和心搏過緩(Bradycardia)。其他不規則心律還有心房與心室早期收縮(Premature contraction)。
心搏過速(Tachycardia)
心搏過速也稱為心動過速、心跳過快或頻脈。心搏過速的定義為靜息心率(在清醒、安靜狀態下的心跳速率)每分鐘超過100下。以下為心搏過速的類別:
- 心房顫動
- 心房撲動
- 心室上心搏過速,或稱陣發型心室上頻脈
- 沃爾夫-巴金森-懷特氏症候群
- 心室性心搏過速
- 心室顫動
- 長QT症候群
- 竇性心搏過速
心搏過緩(Bradycardia)
心搏過緩也稱為心跳過緩、心跳過慢、徐脈或心動徐緩。心搏過緩的定義為靜息心率(在清醒、安靜狀態下的心跳速率)每分鐘低於60下。須特別注意的是,運動者或深度放鬆時,也可能會有較低的靜息速率。
- 病竇症候群
- 房室傳導阻滯
- 竇性心搏過緩
改善心律不整的生活調整和居家療法
心律不整可能為冠心病或其他心臟病的併發症,因此改善生活型態、不良習慣,可以降低心律不整的風險。改善方法如下:
- 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方式,例如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
- 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
- 戒菸
- 避免飲酒過度
- 留意藥物作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加速或減慢心跳
此外,你還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減輕壓力,降低因壓力導致的心律不整風險:
- 瑜伽
- 冥想
- 放鬆技巧
部分研究顯示,針灸可能有助於減少心律不整的發生,但仍需進一步證實。雖尚未有研究證實,但有些人認為在治療及預防心律不整上,Omega-3 脂肪酸可能有所助益。
🍀想知道怎麼吃、怎麼動最健康?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讓專業來解答!
延伸閱讀:堅果助防心血管疾病:挑選食用指南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