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想拿中國身份?小心「林毅夫們」的天花板

換日線

更新於 08月12日08:45 • 發布於 07月14日03:38 • Mark Lin/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
想拿中國身份?小心「林毅夫們」的天花板

今年以來,從所謂「網紅踢爆臺灣人疑『大量』持有中國身分證」事件,再到近期的「陸配武統言論」,乃至「臺灣藝人響應統戰」等事件,在各大新聞版面上鬧得沸沸揚揚,也引發政府的高度關注。

除總統賴清德於日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於會後公開發言「籲請國人團結抵禦分化」之外,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近期亦直接宣布將「擴大查處軍公教及演藝人員,若持中國身分將註銷臺籍」。

相關政策大方向一出之後,再度引爆網路熱議。除了藍綠意識形態的交鋒外,很大一部分亦集中在到底何謂「中國身分」的實際問題上。

尤其對因旅遊、學業、工作與商貿等需求,經常往來甚至長駐中國大陸的臺灣人群體來說,亦有不少人擔心自己會在這樣的政治風波中,儘管並無「統戰」政治立場,卻無端頓失中華民國臺灣國籍。

因此,本文將介紹目前臺灣人往來兩岸的各種「證件」之源起、差異,與相應的法規,幫助讀者朋友們釐清所謂「中國身分」的政治敏感議題:

到底何謂「中國身分」?

首先,眾所周知由於兩岸間的「特殊關係」,臺灣公民今天若入境中國大陸,我們所持有的「中華民國 TAIWAN 護照」或「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是不被對方承認與接受的。

因此取而代之的,就是由中國政府所發行,針對「臺灣地區人民」的各類「身分證明文件」,總共有以下幾種:「台胞證」、「居住證」、「定居證」,甚至是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分證(即中國「身分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等。

上述這些證件,雖然申請的個體都是「臺灣人」,但各證件彼此的定位、功能和申請資格,都有很大差異。

而根據陸委會官網與現行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9-1 條》,將依法取消臺灣公民資格(但仍須負擔相關義務)的「中國身分」,目前僅限在中國大陸設有戶籍(即領有「中國身分證」)或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兩者。只是隨兩岸關係日趨緊張,未來恐怕不排除影響其他「中國證件」的持有者,以下一一詳細說明:

一、卡式「台胞證」的前世今生,申請者累計約 1,160 萬人次

俗稱「台胞證」的正式名稱,是「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主要的功能類似護照簽證,供臺灣地區人民進出中國大陸(含短期停留)使用,目前的形式為電子卡式台胞證(有效期 5 年)。申請要件中則包括「必須提供臺灣身分證或戶籍證明」。

基本上,多數臺灣人都可以單靠這張台胞證,在中國各地區短期停留、旅遊、進行商務活動,並進行食衣住行相關的日常消費,如網約車、購票、飯店住宿等等;但無法靠其申辦中國大陸的職業證照,以及醫療保險、養老津貼、購房津貼等相關社會福利。

台胞證供臺灣地區人民進出中國大陸(含短期停留)使用。圖/Wikipedia

目前許多臺灣人使用台胞證進出兩岸三地,已經習以為常,但早年的台胞證審核程序較為冗長,更需要支付證件費(約新台幣 1,500-2,000 元),且效期內重複進出兩岸三地時,都需要加簽費用(約新台幣 400-600 元),或選擇針對台商、台幹的一年內無限加簽(需人民幣 2,000 元,約當時的新台幣 8,500 元)。

2015 年,時任國台辦主任王毅(即現任中共外交部長),在海峽論壇中宣布將逐步取消「一次簽注」與「多次簽注」費用,讓台胞證在使用上比照港澳地區的「回鄉證」,可直接進出中國大陸且無需額外簽注,雖然其「便利性」提高許多,但也等於宣告台胞證正式作為統戰化、內國化的政策措施之一

有意思的是,到底有多少台灣人辦理過現已近乎免費贈送的台胞證?根據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的統計數據,自 1992 年 5 月台胞證啓用以來,至 2024 年 10 月已累計為 1,160 多萬人次的申請者辦理過台胞證(包含重複申辦),依台灣超過 2,300 萬人口來計算,比例並不低,但也代表至少仍有超過一半的台灣人,沒有辦理過台胞證去過中國大陸地區。

二、臺商台幹「爭取而來」的居住證,今陷爭議風暴

對於需要長期在對岸工作生活,擁有居住、經商、就業、留學、婚姻等需求的臺灣人士來說,原作為簽證功能的台胞證,卻已明顯無法滿足其生活需求,因此俗稱「居住證」,正式名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身分證件,也在 2018 年正式誕生。

其設置的時空背景如下:由於在中國大陸申辦各種文件或服務,包含各項數位服務、銀行開戶或電子支付⋯⋯多需要填入「中國居民身分證」的 18 碼數字,但「台胞證」只有 8 碼,故部分台商、台幹、與台青團體,經常向對岸的涉台系統倡議,要求台辦單位設計類似當地居民的「暫住證」,並「接軌」中國 18 碼的「公民身分號碼」,以方便臺灣人長期居住對岸時使用。

終於至 2018 年 9 月份,對岸開始向臺灣人推出「居住證」(正式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居民居住證),申請要件為:一、需在中國大陸連續居住滿 6 個月(提出有固定住所);再者,需有穩定就業或穩定就學;第三,需提供台胞證、住址證明、就業或學習證明等。

臺灣「居住證」(左上、左下)可以參與、使用許多與中國當地居民同等權利的事物。圖/Wikipedia

辦理居住證可參與社會保險、搭乘交通工具、辦理銀行手機購票等與當地居民同等的權利,但居住證並不具備中國戶籍,不能算是中國公民,甚至不能參與當地的選舉或擔任公職

對此,陸委會當年即做出回應,指出「申辦居住證者無須在中國大陸設籍,尚無違反兩岸條例第 9 條之 1 規定,不會有註銷臺灣戶籍的問題。」惟後面又洋洋灑灑列出 5 大點「補充說明」,顯見時任蔡英文政府,對此制度絕非「樂見其成」

如今,在部分政治類網紅的眼中,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居民居住證」更幾乎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分證(即中國「身分證」)」,也因而讓這個證件的部分持有人,紛紛被推上輿論浪尖。

客觀來說,臺灣人雖可使用居住證號碼,在對岸「比照(中國)國民待遇」辦理部分業務,加上中國當局不斷在政治宣傳上以此統戰、高喊「兩岸一家親」,但「居住證」的實際配套措施並不完善,推行多年被詬病之處亦甚多。

例如依筆者當年在北京留學的回憶,「居住證」不但要先預約申請,且通過後還須前往辦理地點的警局派出所領取,個資的保障更極不到位:當時在北大、清華、人大的部分臺生因日常所需申請居住證,卻必須前往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領取,且申請者領取時需要在登記簿上簽名,但登記簿就大剌剌地放在門口,甚至讓申請者用手機拍照,等於任何人都可看到哪些台灣人申請了居住證。

三、「定居證」、「身分證」與「中國護照」,需付出高昂代價

最後一類「中國身分」證件,就更明顯地朝向中國公民靠攏了。首先是俗稱「定居證」,正式全名為「臺灣居民定居證」或「臺灣居民定居證明」的文件。擁有此證者,可在中國申請戶籍,甚至在「兩岸一家親示範區」福建省,得以直接領取中國身分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分證)。

換言之,此證持有人某種程度上已經等同「中國公民」,並明顯違反臺灣的相關法規,臺灣政府依法得以註銷其(在臺)戶籍。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分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持有者,就更無須多言了。

持有「定居證」某種程度已經等同「中國公民」,明顯違反臺灣的相關法規。圖/Wikipedia

試問:真有願意放棄中華民國國國籍,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臺灣人嗎?恐怕還真的有,當中最為大名鼎鼎的,當數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然而,相信絕大多數臺灣人即使選擇赴對岸發展,並沒有林毅夫這種「個人抱負」和政治機遇。

因此,與其追問到底有多少臺灣人持有對岸的「身分證」,不如問為何長期在歐美日或新加坡等國家打拼的臺灣人,並不會特別排斥申請當地永住甚至公民,反觀赴對岸打拼的多數臺灣人,卻寧願放棄當地生活的便利性,也不願成為「(準)中國公民」。

最主要的原因,相信大家都有答案,文末也再次提醒大家相關風險:

  • 需放棄臺灣戶籍:由於臺灣並不承認雙重國籍,申請對岸的身分證意味著放棄臺灣身分,導致未來回台不便影響出入境自由,更甚者連護照都有可能被註銷。

  • 影響個人的財產與權益:擁有臺灣身分者,在處理往返兩岸的財產、退休金、社會福利等方面,勢必比持有對岸的身分證更為靈活,何況申請對岸身分證(甚至居住證)者,如今很可能會被臺灣輿論先貼上「投共」標籤,自身往往必須承擔政治和社會上的壓力。

  •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臺籍人士持有對岸身分證者,名義上可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完整權利,諸如:公務員考試、參與選舉、投票、擔任政府職位,但實際上卻「看得到吃不到」。依對岸目前的政治、社會環境,臺灣人更早以難在主流機構中出頭,「林毅夫們」的天花板就懸在那裡。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台胞證、居住證、定居證、居民身分證⋯⋯到底何謂「中國身分」?一文釐清臺灣人在中國的證件差異》,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為何富裕國家的人民不一定比較幸福、健康?用 4 張圖表解釋給你聽
●擁有美國身分後,一切就簡單了嗎?──身為移民的我,怎麼看多數人眼中荷包賺飽、成家立業的「美國夢」?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40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