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病3種人最常有!冷氣病症狀、原因及改善7招一次看
夏天一到,黃小姐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冷氣,從傍晚一路吹到隔天早上;上班時,更盡量待在辦公室狂吹冷氣,除非必要,絕對不待在室外超過15分鐘。但近兩週,她發現只要一吹冷氣,就會頭暈、頭痛和咳嗽,眼睛和鼻子也經常過敏。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自己得了「冷氣病」!
究竟冷氣病是什麼?冷氣病有哪些症狀?吹冷氣頭痛、咳嗽怎麼緩解?《Hello醫師》為您解答!
冷氣病是什麼?
冷氣病是一種綜合性的表現,指人因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冷氣房,經歷劇烈的溫差變化,而出現頭痛、鼻塞、胸悶、精神不濟、下肢無力及手腳冰冷等症狀。
冷氣病4大原因
- 空氣乾燥:冷氣房濕度低,容易導致皮膚乾燥、搔癢及眼睛乾澀。
- 空氣不流通,病菌、過敏原多:在密閉的冷氣房中,病菌容易在室內傳播,黴菌、塵蟎及灰塵等過敏原也不易清除或流通到戶外。
- 身體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身體長時間靜止不動又處於低溫環境時,血液循環會變差,導致頭痛、肩頸痠痛、腸胃不適等;如果冷風直接吹襲頭部、身體,症狀會更加嚴重。
- 溫差過大、身體溫度調節能力較差: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冷氣房,環境溫度驟降5度以上,身體周邊血管會收縮,使血壓升高;如果心血管功能不好,或身體無法快速適應低溫,容易引發頭痛、頭暈及身體痠痛。
吹冷氣咳嗽、頭痛?冷氣病症狀一次看
- 頭暈、頭痛、精神不濟
- 過敏症狀,例如鼻塞、流鼻水或氣喘
- 咳嗽、感冒
- 眼睛乾澀、搔癢
- 皮膚乾燥、搔癢
- 心跳加速、胸悶
- 手腳冰冷、水腫
- 腸胃不適
- 關節僵硬、疼痛
- 肌肉痠痛、下肢無力
這3種人最容易得冷氣病!
- 血液循環較差者:女性在特定生理階段,體內荷爾蒙變化可能會影響血液循環;若又長時間在冷氣房中久坐,血液循環可能會更差,引發上述症狀。其實不只女性,若有血液循環問題,都應特別注意。
- 慢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的血液循環也較差,調節體溫的能力較差,也應格外小心。
- 年長者:年長者多有高血壓、高血脂或動脈狹窄等心血管問題,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若突然從室外進入冷氣房,也可能使狹窄的血管收縮,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心臟病或腦中風。
吹冷氣頭痛怎麼緩解?7方法改善冷氣病
- 室內、外溫差最好維持於3~5度之間,冷氣溫度則建議設定為25~28度,這是最適合人體的溫度。
- 避免冷氣風直接吹向身體,若座位或風向無法調整,可使用工具如擋風板改變風向。
-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容易流失水分,所以需要多補充水分,建議可喝常溫水或溫開水。
- 避免環境溫度劇烈轉變,無論是從冷氣房到戶外,或是戶外進冷氣房亦同;建議移動時在溫度適中處,例如大廳、電梯口、騎樓及樓梯等,放慢腳步或稍做歇息。
- 若在冷氣房容易頭痛,建議可戴帽子、披巾、圍巾或薄外套,保暖頭頸部。
- 若容易有呼吸道症狀,例如鼻塞、流鼻水或咳嗽,建議戴口罩維持鼻腔、喉嚨濕度,同時阻絕病菌與過敏原。
- 若容易眼睛乾澀,特別是戴隱形眼鏡或有慢性結膜炎者,建議提醒自己多眨眼,並適時使用人工淚液。
🍀想知道怎麼吃、怎麼動最健康?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讓專業來解答!
延伸閱讀:吹冷氣總打噴嚏?6 種夏季感冒並非流感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