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科學會說話 專家籲理性看待末日文

7 觀看次數

最近在網路上有謠傳一個預言,一名叫龍樹諒的日本籍作家,寫下2025年7月在台灣外海可能會發生大地震,災難規模將會影響不只日本、台灣,還有菲律賓跟香港等地,造成部分的民眾恐慌。不過我們詢問專家後發現,其實這個預言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不容易實現,大家不要太過害怕,也有身心科醫師建議適時的放鬆,才不會讓自己陷入流言的漩渦。

民宿業者 :「從6月21號地震開始,雖然還是有人打電話來預約,但這個狀態下 我們只能婉拒。」

鹿兒島大學準教授 八木原寬:「在陸地下方 有海洋板塊正在下沉,同時在西側則是沖繩海槽,也就是海底正在裂開 擴張的區域,這是一個構造相當複雜的地帶,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

大愛電視記者 潘冠霖:「我手上的這本書,就是預言今年7月5號,包含日本 台灣,即將發生一場大地震,那為什麼這個作者龍樹諒的預言,會這麼有名呢,是因為他就曾經預言過,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這樣的說法民眾到底接不接受,我們來實際問問看。」

民眾:「朋友之間這樣傳說而已,那你會相信這樣的預言嗎,半信半疑吧。」

民眾:「一半一半吧,就是 有在看啦,但就怎麼講,不會到特別迷信去害怕,但就是會期待一下,看當天到底真的發生,還不會發生。」

漫天飛的傳言有些人信有些人不信,但是對於大災難,專家不只說地震無法預測,也指出震央的可疑。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文山:「我們現在是可以,從科學上去看這個,他所推測的地點,地點是在台灣,我們花蓮的東邊的海域裡面,那就是一個 我們常講的,菲律賓海板塊,它是在菲律賓海板塊的,中心裡面 其實那邊過去,沒有地震 還有一個,是從地質科學上去看,那個位子來講 不會有地震。」

雖然有專家澄清,但不安的種子早已在部分的人心中種下,有些人會擔心害怕,甚至感到恐慌,醫師把它稱作期待焦慮。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 蕭彣卉:「對災難有警覺 是非常正常的,也算是一個人類的,一種求生本能,不過如果過度的話,產生這種過度預期焦慮,反而造成自己生活的不安定,或者是情緒影響生活的話,就會有一點危害到,我們身心健康。」

這些對末日的焦慮,也是現實生活中壓力的投射和轉移。醫師建議,適時放鬆,才能讓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 蕭彣卉:「我們放自己喜歡的,輕音樂 白噪音 這些都可以,然後我們手放肚子上,我們可以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 然後這樣,像安撫自己一樣 做幾個深呼吸,想像全身越來越放鬆,這樣子的感覺,我們可以想像焦慮感,像天空的白雲 從藍天飄過去,都是一些簡單的 小小的,放鬆的練習。」

面對災難預言不必驚慌,平時做足防災準備,自然可以應對。大家也能篩選網路內容,多看多聽不同意見,讓謠言止於智者。

大愛新聞影音

發布於 07月02日16:01

自動播放下一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精彩直播

熱門影片

原創節目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