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長短與性格有關!研究曝「這類人」能活更久
英國最新研究指出,人類的性格特質可能與壽命長短有關聯,尤其是具備「盡責性」和積極外向的人,死亡風險明顯較低。英國與愛爾蘭的研究團隊,分析超過2萬2千名受試者,並持續追蹤長達28年的資料,研究發現,性格積極的人死亡風險可降低高達27%。
這項研究刊登於《身心醫學研究期刊》,團隊透過四個大型縱向樣本,對人格細微特質(nuances)與死亡率進行協調分析,發現除了五大人格廣泛面向外,更具體的性格項目,如活躍、負責、勤奮、周到等,都能顯著影響死亡風險。研究團隊指出,這些結果有助於深入理解人格如何透過行為、心理與生活方式影響健康長壽,並強調積極生活與自律習慣的重要性。
研究針對五大核心人格特質進行分析,其中包括神經質、外向性、隨和性、開放性與盡責性。結果顯示,盡責性高的人群死亡風險下降,其中「做事有條理」可降低14%死亡風險、「負責任」降低12%、「勤奮且周到」則下降15%。研究團隊認為,這類人更可能做出健康生活選擇,如規律作息、自我管理和良好的健康習慣,因此壽命更長。
此外,外向、活潑、積極及友善的人也與較低死亡風險有關。在研究中,積極特質的影響最為顯著,可將死亡風險降低達27%;活潑則減少12%、外向減少8%、友善減少4%。相對地,情緒不穩、易焦慮或緊張的人,死亡風險則較高,可能因為這類特質與慢性疾病發生率、肥胖及抽菸行為相關。
研究作者之一、愛丁堡大學教授默圖斯(René Mõttus)指出,這項研究確認了人類性格與壽命的關聯,他表示:「這意味著人們有可能透過改變性格習慣降低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