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貓更容易變胖?揭開貓咪「毛色與體型」的神祕關係!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有些飼主會發現,在貓咪中尤其是橘貓總是特別圓潤,其實,毛色與體型之間的關聯,背後有著更複雜的遺傳與行為因素,從基因、習性與飼養方式,一次解讀為什麼橘貓看起來總是比較胖 !
基因差異讓橘貓更易囤積脂肪
橘貓之所以容易變胖,與牠們的毛色基因密切相關。橘毛是由 O 基因(橘色素基因)所主導,而多數橘貓為雄性,具有一套較為穩定的遺傳特徵。研究發現,某些與橘色毛相關的基因組,可能同時與新陳代謝率較低及進食慾望較高有關,導致牠們較容易囤積脂肪。
此外,雄性貓咪本身也傾向比雌性體型更大,肌肉量高、活動需求低,加上被閹割後的賀爾蒙變化,使得體重控制更具挑戰性。
飲食偏好與性格影響進食量
橘貓的性格通常較為親人、貪吃,這並非刻板印象,而是許多飼主的共同經驗。牠們對食物反應熱烈,容易形成「一叫就有得吃」的循環行為,這樣的進食模式也會加速體重上升。
相對於部分神經質、挑食的貓咪,橘貓在面對食物時缺乏節制,尤其對高熱量零食與罐頭反應更為積極,這使得熱量攝取容易超標。
活動力低容易堆積熱量
除了基因與食慾外,橘貓的活動慾望通常也偏低。許多橘貓習慣長時間躺臥、曬太陽或依偎在主人身邊,很少有主動進行高強度遊戲的傾向。當運動量無法與進食量平衡時,就容易出現脂肪堆積的情況。
這點與活潑好動的貓種(如孟加拉貓、東方短毛貓)有明顯差異,也說明了為什麼同樣飼養環境下,橘貓可能更快出現體重上升的問題。
毛色與體型之間的迷思
雖然橘貓看起來比較胖,但也需注意視覺上的誤差。橘色毛較為明亮、膨脹感強,加上部分橘貓毛量豐富、體型圓潤,在視覺上更容易給人「胖胖」的印象。有些橘貓其實體重標準,只是看起來特別豐滿。
因此,評估體重是否過重,不能只靠外觀,應結合身體評分(BCS)與獸醫的專業判斷,才能正確評估貓咪的健康狀況。
橘貓不是天生一定會胖,但牠們的基因、食慾、活動量與外型特徵,確實讓牠們更容易走向體重過重的風險。飼主若能針對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與適當遊戲互動,就能有效幫助橘貓維持健康體態 !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