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灣米其林名單揭曉 53家餐廳獲星級肯定
記者李佩玲/臺北報導
《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名單今(19)日揭曉,今年共53家餐廳獲米其林星級肯定,其中包括8家新入選的1星餐廳,以及3家由1星新晉為2星餐廳,而去年獲米其林3星的JL Studio、頤宮、態芮今年也再度蟬聯獲得3星殊榮。
邁入第8屆的臺灣米其林指南,今日在臺北漢來大飯店舉行星級餐廳發布會。今年共53家餐廳分別獲得1星、2星或3星肯定;在3星餐廳部分,去年獲得3星的餐廳皆於今年維持評級,分別為臺中的JL Studio,以及臺北的頤宮與態芮;在2星餐廳部分,今年臺北有3家餐廳由1星晉升為2星,包括A、盈科及彧割烹,連同原有的4家米其林2星餐廳侯布雄、logy、渥達尼斯磨坊及牡丹,今年臺灣米其林2星餐廳總數增至7家。
今年共有43間餐廳獲得米其林1星肯定,其中新獲1星肯定的8家餐廳中,有4家是從去年入選名單中晉升,另外4家則是首次入選,即獲得米其林1星肯定;其中方蒔位於高雄,其餘7間新1星餐廳皆位於臺北。位於高雄的方蒔店內空間以暖杏木質色調、圓弧形吊燈、沙發、餐桌及植物襯托悠閒舒適氣氛。主廚兼老闆擁有超過20年精緻料理經驗,推出的套餐融合自身遊歷經驗與臺灣風味,菜色中巧妙運用在地食材,如花椰菜乾、黑蒜與菜脯;冬季時更選用家鄉澎湖海釣的魚類,闡述屬於家鄉的記憶。
今年臺北新1星餐廳共7家,包括心宴、川雅、FRASSI、La Vie by Thomas Bühner、元一、鮨 嘉仁,以及好嶼。其中,心宴的室內擺放臺灣當代藝術家的畫作與雕塑;主廚楊光宗擁有超過30年杭州與江浙料理經驗,設計的10道菜套餐緊扣他的成長背景與家鄉滋味,將經典老菜與西式技巧融會貫通,也運用中式料理中較爲少見的食材,如番紅花、起司與日式海藻等,每道菜更搭配精心挑選的茶品,展現用心。
川雅潔淨雅致的用餐空間將臺北101與市內景色盡收眼底,餐廳提供3款套餐,涵蓋川菜多種風格,從家常美食到官府菜,展現廚房團隊嫻熟技藝與無窮創意,尋味套餐可讓食客自行搭配菜色,亮點菜色包括開水白菜與龍蝦雪花雞淖,細緻滋味均令人難以忘懷。
元一主打精緻而正宗的天婦羅料理,採用優質時令食材,配合日本傳統技巧,使天婦羅的外層金黃酥脆,完美封存風味,造就細膩口感,毫無油膩之感。店內僅設有16席吧台座位,分布於2個用餐空間,讓食客能近距離欣賞猶如藝術饗宴的烹調過程。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整體空間高挑,搭配簡約優雅的裝潢,營造舒適自在的氛圍;餐廳由德國主廚Thomas Bühner與在地投資者共同管理,並由香港主廚掌杓,帶來具現代感、並選用當地食材入菜的歐陸料理,料理精緻華美,像是紐西蘭鹿肉等野味菜餚皆處理得精準細膩,甜品也不會令人失望,巧克力塔能為晚餐劃下完美的句點。
另外,今年共7家餐廳獲得米其林綠星肯定,其中新入選的地坊,位於臺中,餐廳將環境議題融入菜單中,以獨特的說菜方式喚起食客對於海洋資源、環保及減碳的關注;團隊也造訪全臺農地,並於校園與社區進行食農教育,在每季菜單特設1道小米料理,藉此復興此重要糧食作物,並透過餐盤溯源,喚起顧客與土地之間的聯繫。持續維持綠星肯定的餐廳則包括臺北的EMBERS、好嶼、小小樹食(大安路)、山海樓、陽明春天(士林),以及高雄的Thomas Chien。
除了推薦高品質的餐廳,米其林指南也致力於表彰在提升整體餐飲體驗方面表現傑出的餐飲人才,今年「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由來自高雄、今年新晉1星餐廳方蒔的陳玉錡獲得;「米其林指南侍酒師大獎」得主為來自臺北新晉1星餐廳好嶼的陳琪蓉;「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得主為高雄新入選必比登推介餐廳永筵小館的夏永岩主廚;「米其林指南年度開業大獎」今年得主為新晉1星餐廳心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