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僅2萬5飛歐亞非10國 全職旅人10招撇步大公開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想環遊世界,機票一定得花大錢嗎?」全職旅人雪兒 Cher 用親身經歷給出不同答案。她分享,2017年花了78天走訪歐、亞、非10個國家,所有機票總共僅2萬5000元。靠著靈活運用購票技巧,她還在同年用3萬3000元完成紐澳與亞洲四國的117天旅程。不過,她也強調,「便宜背後,往往是時間成本與舒適度的犧牲。」
時間換空間 便宜票背後的真相
雪兒在臉書專頁表示,自己當「自由人」已近十年,最初裸辭後就買了幾張單程票展開旅行。她坦言:「長途旅行好處就是可以買當地出發的最便宜票,銜接到下一站。」但這種方式幾乎只適合有時間彈性的長途旅人,對一般上班族而言並不實用。
她也指出,2023年隨著疫情後航空市場大幅漲價,便宜票更顯珍貴。她感嘆,日本來回票動輒破萬,歐洲約3萬、南美更要5至6萬,幾乎回不去過去「白菜價」時代。不過她仍認為「錢可以再賺,時間卻無法重來」,因此再貴也願意咬牙買下去。
機票省錢10大招 廉航、多轉機是關鍵
至於如何買到便宜機票?雪兒歸納出10個撇步:
1. 隨時關注機票達人分享的資訊。
2. 善用「反向票」,從第三地出發更省。
3. 選擇廉價航空,雖然座位與服務不佳。
4. 接受多轉機,換來更低價格。
5. 使用哩程票,前提是累積足夠哩程。
6. 利用中停與開口票,順道多玩幾座城市。
7. 在OTA平台購買航空組合票,但須忍受時間不理想。
8. 搶航空公司或OTA促銷票,靠手速與網速。
9. 旅展與淡季時購票,不跟人潮擠熱門航點。
10. 把握早鳥或晚鳥票,便宜常藏在最早或最後。
她提醒,這些方法並非完全無缺點,常見問題包括轉機時間過長、航班冷門、或座位不舒適。她也說自己從不會提前一年購票,因為便宜票天天都有,重點在於「找出好地點、好時段」。
今年已飛多國 下半年行程滿檔
今年上半年,雪兒已飛過不丹、尼泊爾、泰國、中國、歐洲及土耳其,僅機票就花掉10萬元,還曾「燒掉單程商務艙3萬2000哩程」,甚至浪費一張卡達航空回程票。但她仍無悔,因為「錢花下去就準備出發」。下半年,她安排泰國、北歐、沙烏地阿拉伯、日本與中國等新行程,再次展現她「先買票就有勇氣出發」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