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歐洲想靠台積電衝晶片夢 供應商卻卡在德國人進台企意願低

上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陳玟穎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中)2024年8月在德國計畫興建的晶片廠動土典禮上,與台積電代表握手。(美聯社)

歐洲晶片製造商需要台積電的幫助,來發展當地的半導體供應鏈,實現晶片夢。但台積電的供應商卻發現,講求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晶圓廠落地歐洲遠比想像困難,建廠成本幾乎是台灣的2倍,包括簽證程序繁瑣、語言隔閡、企業文化差異大到德國本地人才加入台灣公司的意願低,畢竟台灣企業可能會希望員工的24小時待命。

紐約時報報導,世界各國多數尖端晶片的生產數十年來都集中在台灣,但經歷疫情的供應鏈中斷和日益緊張的台海局勢,讓歐洲各國意識到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繼美國、日本之後,德國也砸數十億美元,欲靠台積電的幫助打造更多本土晶片產能。歐洲目前生產的尖端晶片占全球不到一成,當地官員希望能在台積電的協助下,於本世紀末把這個比例翻倍。

台積電與歐洲半導體業者英飛凌(Infineon)、博世(Bosch)、恩智浦(NXP)合資成立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台積電正於德國城市德勒斯登郊外興建一座新工廠,預計於2027年啟用生產。開發商與地方官員預期,這項耗資100億歐元(約新台幣3552億元)的計畫將擴展為「薩克森矽谷」(Silicon Saxony)半導體園區。歐洲官員希望,這項計畫能吸引更多投資,進一步在當地打造更完整的半導體生態系,並創造約1萬個工作機會。捷克理工大學(CTU)副校長荷力(Radek Holy)表示,「歐洲現在的半導體生態系,的確需要台灣的支援。」

興建晶圓廠標準太高 海外常見問題都變大挑戰

然而,這座新工廠是否能如期2027年啟用,部分取決於台積電供應商的支援。許多關鍵供應商表示,他們正努力適應歐洲繁複的許可程序、勞動法規與環境規定。台灣和淞科技近20年來為台積電的晶圓廠建造輸氣管道,和淞的德國子公司台籍執行長West Tu說,「到海外發展真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以前就做過一次相同的事情了。5年前,台積電宣布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時,他在疫情高峰期間搭上幾乎空無一人的班機赴美,負責成立和淞在當地的子公司「Propersys」;2024年5月,他在當地買了房子準備在美國西南部安頓下來時,不料上司又請他改去德國德勒斯登。

和淞在德國面臨了各種問題,包括簽證程序、語言隔閡,以及如何讓當地員工融入台灣企業的工作文化。其實這些問題對於所有擴展到海外的公司來說並不罕見,但每個小波折都會讓他們更難達成晶圓廠那種講究極致效率、高精密度的苛刻標準。

歐洲人任職台灣企業意願低 設廠成本翻倍

對和淞來說,當務之急是找到能勝任高度技術性工作,又能在德國長期工作的人才。West Tu說,台灣籍員工的簽證最長只能待3年,因此他必須依靠當地員工才能維持營運,「否則,我會面臨人手完全不夠的狀況。」

然而,比起在台灣企業工作,部分歐洲工程師更傾向在本地公司工作,因為台灣公司可能要求員工赴台受訓數週甚至數月,而且還可能被要求隨時待命。West Tu估計,他需要雇用大約20名當地人,但到目前為止,一個德國員工都沒有,應徵者也非常少。就連他自己在德勒斯登機場附近租一個辦公室都花了8個月,因為外國公司能選的租賃選項非常有限。

台積電德國廠的承包商Exyte執行長布赫勒(Wolfgang Büchele)表示,在歐洲蓋一座工廠的成本幾乎是台灣的2倍,而冗長的許可程序還可能讓進度再延後數個月,「在德國,你必須準備更多文件,而提交申請的作業量,以及政府機關讀完所有資料、再提出問題的時間,都比你在台灣所預期的要久得多。」

與德國相鄰的捷克也積極向台灣企業招手。多名台灣企業主管表示,捷克官員帶他們前往烏斯季州(Ústí nad Labem Region),推銷當地的化工產業及相對較低的勞動成本。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2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3

陸籍女遊客半裸陳屍峇里島青年旅社 同晚至少10房客送醫!疑似為除蟲釀中毒事件

CTWANT
04

賴清德吃壽司挺日本!中國外交部嗆「作秀」

NOWNEWS今日新聞
05

美國務院主動發聲挺日本 反對武力脅迫改變台海現狀

中央通訊社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