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人工降雨翻車!印度花1.9億盧比「播雲三次全失敗」 民眾酸:一滴雨都沒下

CTWANT

更新於 11月04日09:40 • 發布於 11月04日09:40 • 甘仲豪
官方聲稱播雲後部分地區空污濃度略降,但因未產生降雨,專家認為效果有限。(示意圖/Pixabay)

印度政府為應對首都空氣品質惡化,與坎普爾理工學院(IIT Kanpur)合作進行人工增雨實驗,並規劃5次飛行任務,預算達3.21億盧比(約新台幣1.2億元)。其中3次試驗已於10月23日與28日執行完畢,總成本約1.9億盧比(約新台幣7300萬元),然而至今未成功引發明顯降雨,引發外界質疑實驗效益與資源使用。官方雖聲稱鄰近地區出現微量降水,但社群上已有不少人批評這場「空中實驗」徒勞無功,根本看不到成效。

根據《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報導,本次人工增雨為解決首都空氣品質惡化問題,德里政府與IIT坎普爾簽署合作備忘錄,規劃5次播雲試驗,總預算為3.21億盧比。首波試驗於10月23日進行,另於10月28日完成兩次飛行。飛機從坎普爾與密魯特(Meerut)起飛,飛行範圍涵蓋德里多個地區,包括Burari、Mayur Vihar、Karol Bagh、Noida與Modinagar等,使用銀碘化物、食鹽與岩鹽混合物進行播雲,但最終降雨量極低。

IIT坎普爾表示,當天雲層濕度僅介於10%至15%,遠低於理想條件,是導致未能成功引雨的主因。德里環境部長席爾沙(Manjinder Singh Sirsa)則指出,播雲後部分地區空氣品質指數略有下降,例如Mayur Vihar、Karol Bagh與Burari三地的PM2.5濃度分別由221、230與229微克/立方米,降至207、206與203。PM10也呈現相似趨勢。

不過多名專家認為效果有限。IIT德里土木工程系榮譽教授卡雷(Mukesh Khare)表示,在濕度不足的雲層中,單靠播雲劑很難產生足夠水氣以形成降雨。他指出:「增加雲內濕度只能讓污染粒子變重,但對PM2.5等細懸浮微粒影響極小,除非有實際降雨才能顯著清除污染。」

儘管前3次試驗效果不彰,IIT坎普爾強調該計畫具科研性質,將在預算內進行最多9次播雲任務,以期收集更多數據作為未來改善都市空污的參考依據。德里政府則表示,這項計畫為「對抗歷史性污染問題的重要科學嘗試」,未來將持續執行,並強調政策透明與負責。

為改善空氣品質,IIT坎普爾10月28日派遣小型飛機在德里進行人工播雲作業,實驗未帶來實質降雨,引發民眾疑慮。(圖/翻攝自X,@timesofindia)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海鷗肆虐釀188死、鳳凰颱風接著來 菲律賓宣布進入災難狀態

TVBS
02

京都嵐山竹子遭塗鴉!當局擬「砍部分竹林」 日媒直擊外國客闖私宅

TVBS
03

200萬年「冰河水」晶瑩剔透!他用杯子撈來喝 下秒就出事

三立新聞網
04

女兒邀43歲母赴舞會「媽媽竟與14歲舞伴產子」 手機曝光露骨影像!

鏡週刊
05

德川家康後代po對比照自嘲「長得像祖先」 網驚呼:將軍大人

太報
06

遛愛犬海灘散步驚見「超巨長海怪」沖上岸 專家解答真實身分!居民嚇傻:從沒看過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