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首次出訪 對日務實合作、對美求取停損
南韓總統李在明日前首次出訪日本與美國,加強與日本之間的合作,也在避免發生衝突的情況下,順利完成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面。學者認為,日韓改善關係反映了兩國在當前國際局勢面臨到的挑戰,李在明與川普的會面則至少達成了「停損」的底線。
南韓總統李在明8月下旬展開他上任以來首次出訪,他先在23日訪問東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面,並在25日於美國華府和川普會晤,爭取維繫美日韓3國之間的同盟。
日韓處境皆不利 「務實外交」求合作
在南韓保守派總統尹錫悅因宣布戒嚴而遭彈劾下台後,自由派的李在明今年6月上台,但他過去對日本殖民的歷史問題態度嚴厲,也一度引發日韓關係可能將惡化的擔憂。
但李在明上任後多次表明,將以務實態度加強與日本的關係。李在明與石破茂在舉行峰會後,相隔17年日韓再度發表共同聲明,雙方除了將恢復領袖互訪的「穿梭外交」,並強調在國際情勢的劇烈變動下,推動美日韓3國之間的合作,並維護日韓關係的穩定發展。
雙方共同聲明中僅一處提及歷史問題,表明石破茂將延續歷屆內閣對歷史認識的立場,並未對這個議題多做著墨。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盧信吉表示,這次峰會是日韓在整個外交結構認知上的一大改變。在川普的單方面關稅的壓迫下,日韓都同樣面臨到越來越不利的國際局勢,目前的國際結構也不能滿足日韓安全上的需求,日韓在必須自保的情況下,就必須與彼此合作。
政大外交系教授劉德海也指出,當南韓在經濟上面臨問題或有需求時,往往會在外交上拉近與日本的關係。而當前南韓經濟不僅遭遇美國關稅,也面對中國在各個領域的激烈競爭,與日本加強經濟合作也變得更加迫切。
劉德海:『(原音)他們未來在經濟上將會更加加強他們之間的互動,這樣也對韓國來講,也是一種解圍,而且在更不用說韓國想要進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日本就是CPTPP的最大主持者,所以這些種種原因它有必要必須要跟日本改善關係。』
李在明魅力攻勢 美韓峰會畫「停損」底線
在結束日本訪問後,李在明隨即赴美,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南韓方面對這次會面戒慎恐懼,因為川普過去在國防支出與貿易順差等問題上多次批評南韓,川普在會前甚至在社群媒體上質疑南韓是否在進行「清洗或革命」,暗指前總統尹錫悅正在接受調查的事件,都讓外界擔憂川普斥責外國元首的場面是否會重演。
但李在明顯然有備而來,他在會面中發動魅力攻勢,對川普大加讚揚,也承諾南韓將加碼投資美國1,500億美元、加強造船等領域的合作,並將採購上百架波音飛機。
南韓與美國日前已達成協議,將川普威脅的關稅降至15%,李在明這次訪問則希望進一步爭取調降更多的關稅。但兩人在峰會期間都避免深入討論貿易議題。
從結果來看,李在明與川普的會面雖然沒有取得太多進展,但也成功迴避了與川普發生衝突。盧信吉表示,目前各國與川普的互動大多採取「停損」的立場,雖然南韓沒有爭取到調降關稅等讓步,但保持了與美國維繫關係的底線。
盧信吉:『(原音)我認為對韓國來講,或者是對於現在全世界的國家來講,跟美國川普政府的互動上面應該都是採取一種不損失、沒有更多的損失就是一種獲利的狀況。所以我認為雖然現在並沒有達成、也並不符合韓國事前的期待,包含這個更多的貿易,以及更多國防上美國的讓步,不過我認為至少保持一個對話的管道,以及保持一個能夠談判的聯繫。』
川普拋基地土地議題 施壓駐韓美軍談判
另一方面,自川普上任以來,不僅要求南韓要負擔更多的駐韓美軍費用,也試圖將2.85萬名駐韓美軍「現代化」,賦予其更大的「戰略彈性」,來應對印太戰略的布局,把焦點從北韓轉向遏制中國。這些都是美韓關係之間主要的分歧之一。
雖然李在明和川普在峰會中避談了這些敏感問題,但川普也意外拋出了南韓把駐韓美軍基地的土地所有權轉讓美國。盧信吉認為,這是川普「獅子大開口」的談判策略,施壓南韓在駐韓美軍議題上做出更多的讓步。
盧信吉:『我認為這件事情並不是韓國可以接受的,或許在談判的策略當中就會退而求其次,尋求更多負擔美國的軍事費用,來換取這個避免川普政府的持續施壓。所以當然對於韓國政府來說,不管是進步派或者是保守派政府都一樣,他們都會面臨到美國更多在駐韓美軍上面的壓力。』
川金會成局?視美中關係走向而定
李在明上任以來也推動緩和與北韓的關係,並且也在峰會中提到,川普是唯一能推動南北韓的「和平締造者」,並且願意當他的「領跑者」,促成他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進行會面。對此,川普也表示希望與金正恩會面。
盧信吉認為,川金會是否成局,關鍵還是看美國與東亞國家的關係,特別是美中關係。
盧信吉:『目前看起來都似乎有表達跟這個金正恩碰面的這個意願,但我認為這件事情並不會很快速的達成,原因就是在於美中之間的這個協調以及談判的底線,並沒有真正的落實,必須要等大的框架可能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發展方向,起碼這個趨勢要出來,金正恩是否能夠見上面才會是其次要討論的議題。』
劉德海也認為,北韓只是川普對抗中國的其中一張牌,包含川普如何解決俄烏戰爭在內,美國、中國、俄羅斯和北韓之間的互動會有很多的變化。未來這些大國領袖之間如何互動,也勢必會牽動未來東亞局勢的走向。(編輯:陳士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