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沒人要喝了?在「2國家」慘遭滑鐵盧,專家曝原因:價格太貴、口味不符賣不動了
在全球連鎖咖啡市場稱霸的星巴克,並非在每個國家都所向披靡。財經專家阮慕驊在下班經濟學節目中分析,星巴克在澳洲與越南這兩個「咖啡大國」遭遇滑鐵盧,深耕多年卻難以打動當地人的心。其背後原因,除了價格過高、文化不符,更重要的是輸給了當地的「在地化」咖啡文化。
澳洲:獨立咖啡館的崛起與「悠閒步調」的生活文化
阮慕驊指出,星巴克自 2000 年進入澳洲,至今店數卻從近 90 家縮減到只剩 10 幾家,連年虧損。其失敗的關鍵在於:
1.價格太高: 在澳洲,星巴克一杯咖啡的售價約在 6 到 8 澳幣,但當地的獨立咖啡館一杯僅約 4.5 澳幣,超商咖啡甚至只要 2 澳幣。
2.在地文化不符: 澳洲的咖啡文化源自義大利,當地人偏好中度烘焙、帶有巧克力香氣的「馥列白」(flat white),與星巴克的美式咖啡口味大相逕庭。
3.悠閒步調: 澳洲人認為喝咖啡是一種享受,會花上 1、2 小時坐著聊天或思考。而獨立咖啡館提供的精緻輕食與獨特氛圍,正是星巴克連鎖店難以複製的優勢。
阮慕驊補充,澳洲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Gloria Jeans,雖然是美式品牌,但它成功的關鍵是「完全手作咖啡」與「澳洲在地烘焙」的在地化策略,這正是星巴克所缺乏的。
越南:低價平民路線與「煉乳、雞蛋」的特殊口味
阮慕驊提到,越南曾被法國殖民,咖啡文化深厚,也是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國。然而,星巴克在越南的經營同樣踢到鐵板,其原因與澳洲類似,但更加在地化:
1.價格太貴: 星巴克在越南一杯咖啡要價 5 美元,但當地平價咖啡店僅需 1 美元以下,還附帶擦鞋與 Wi-Fi 服務。
2.口味不符: 越南人習慣在咖啡中加入大量的煉乳、優格,甚至生雞蛋與鹽巴,這種特殊的口味,讓主打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星巴克難以被當地人接受。
3.本土品牌崛起: 阮慕驊以越南本土品牌 Coffee House 為例,其成功關鍵在於打造輕鬆愜意的空間感,並推行「從農場到咖啡廳」的一條龍生產模式,提供高品質且價格合理的咖啡,深受年輕人喜愛。
星巴克面臨股價瓶頸與營運挑戰
阮慕驊也點出星巴克在全球面臨的挑戰。儘管星巴克股價從 IPO 以來已漲了 260 倍,但過去五年股價表現平平,新任執行長上任一年,也未能帶動股價明顯成長。
1.高成本壓力: 阮慕驊指出,星巴克在越南開一家店的成本是當地品牌的兩倍以上,加上川普政府對巴西咖啡課徵關稅,都讓星巴克的營運成本水漲船高。
2.成長瓶頸: 阮慕驊認為,星巴克營收規模已達到一季數百億美元,要再突破與成長並不容易。
阮慕驊總結,星巴克雖然在空間營造與數位行銷上表現優異,但若要成功拓展新市場,必須打破國際大品牌的思維,深入在地文化、降低成本,並找到獨特的市場區隔與定位,才能在這場激烈的咖啡戰中脫穎而出。(推薦閱讀)星巴克首季營收破億!明明都賣咖啡,為何路易莎卻快撐不下去?專家曝關鍵:「1業務」一直在燒錢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