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夜間戶外運動更「傷心」! 醫:夜間空污濃度比想像高

NOW健康

更新於 10月22日02:56 • 發布於 10月22日03:00 • 辰蘊如 報導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35歲的張先生每晚9點下班後都會沿著路街慢跑1小時,持續半年後開始感到胸悶、呼吸不順,就醫檢查發現肺功能下降,醫師詢問才發現問題出在夜跑時段。許多人選擇夜間運動,認為氣溫涼爽、時間充裕,卻不知這個時段可能讓肺部承受更大負擔。因為夜晚並非運動好時機,空氣污染物在此時濃度往往最高。

夜間污染物被困地表 運動反而吸入髒空氣

太陽下山後地表快速降溫,冷空氣沉在地面被上方暖空氣壓住,就像城市上空加了鍋蓋。汽機車廢氣、工業污染物、細懸浮微粒等有害物質無法向上飄散,全部堆積在地表。因此,夜間這種氣象條件出現時,細懸浮微粒濃度增加超過5成,當地醫院呼吸道與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明顯增多,尤其是對於兒童與老年人等族群。

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指出,運動時呼吸量是平常好幾倍,靜止時每分鐘吸入約12公升空氣,運動時可暴增到100公升。若在污染較重的夜間運動,等於把大量髒空氣直接送進肺部。而長期處於空氣品質差的環境運動會引發肺部發炎、損害肺功能。更嚴重的是,微小顆粒可穿透肺泡進入血液,傷害血管、增加血液凝結風險,提高心肌梗塞與中風機率。

室內運動場也很好! 遠離馬路相對更安全

原本運動是想能改善心血管健康,但在污染環境下運動,這些好處會被抵消甚至產生反效果。劉祖豪醫師建議,可以在下午時段是太陽照射讓空氣對流,污染物向上擴散稀釋,算是一天中空氣品質較好的,盡量找公園綠地等遠離交通要道的區域。再來就是選擇室內運動場,維持室內環境品質良好的場域就不限時間也較為安全。

劉祖豪醫師提醒,當細懸浮微粒濃度每立方公尺超過50微克,有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年長者或孕婦應完全避免戶外運動,改到室內場館,或是應縮短時間或降低強度。若濃度超過100微克,建議所有人都暫停戶外運動。若運動時出現喉嚨刺痛、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應立即停止並休息。選對運動時機與地點,才能讓每次流汗真正為健康加分。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近視是一種疾病!醫籲兒童近視及早控制 避免高度近視
▸啟動棕色脂肪代謝力 燃燒熱量、控制體重改善血糖血脂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