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大谷翔平雙響砲、2支二壘打、5次保送——讓整座球場震動的一夜 延長18局的死鬥締造無數紀錄,翌日仍將登板先發

Sportsnavi

更新於 10月29日04:22 • 發布於 10月28日11:12 • 丹羽政善
攝影:共同通信

七局轟出的那一刻,球場為之轟動

對球迷來說,能讓嗓子喊到沙啞的比賽,恐怕這一場就足夠了。

這場延長18局的大戰,追平了世界大賽史上最長紀錄(2018年世界大賽/道奇對紅襪第3戰),比賽時間長達6小時39分,為史上第二長。最長的紀錄同樣是那場7小時20分的馬拉松之戰。

Clayton Kershaw於延長12局兩出局滿壘時登板,讓Nathan Luke擊成二壘滾地球出局。這會是他現役最後一次登板嗎?完美的謝幕之戰?

延長18局上半,兩日前完投的山本由伸在牛棚開始熱身,若比賽進入第19局,他將登板投球。最終由Will Klein因投完最後4局拿下勝投。這是他職業生涯首次投超過兩局。明天,他打算犒賞自己大買Pokémon卡牌。

本壘與三壘各出現一次觸殺出局,究竟是暴走還是神防守?

八局陷入危機時,佐佐木朗希登板,用1又2/3局無失分化解危機,最後在兩出局二、三壘有人時成功脫險。

不過,若冷靜回顧全場,大谷翔平的表現,無疑是全場焦點。

七局下半,那一刻,整座球場震動了。

在七局上半,藍鳥隊靠著Vladimir Guerrero Jr.的驚險奔回超前一分。但七局下半,一出局無人上壘,大谷站上打擊區。面對第一球,正中位置的四縫線速球,他狠狠掃出中左外野。從擊球聲、角度與飛行弧線,球迷立刻判斷那是支全壘打,全場起立。白球飛入觀眾席的瞬間,球場如蜂巢被攪動般沸騰。大谷奔跑途中高舉拳頭慶祝。坐在本壘後方的魔術強森(前NBA球星、現道奇共同老闆)也和周圍球迷擊掌,整座球場陷入狂熱。

締造無數紀錄,仍要登板先發

不過,真正讓球迷目瞪口呆的,並非只有那支全壘打。

第三局的首轟,連投手Max Scherzer都難以置信。那球是內角高、若放掉將是95.1英里壞球。令人驚訝的不僅是Scherzer仍能投出95英里,大谷此前從未將這種球路打出全壘打。

面對這個對打者極為不利的角度,他巧妙地把手臂收進身體內側,揮出完美仰角,球便飛向右外野看台。

第五局的二壘安打,也撼動人心。那是一顆左投手投出的內角高滑球/sweeper。過去大谷對這種球的安打僅有2支,且從未打出反方向長打。捕手原本設定外角低,但進壘偏內角,仍被大谷牢牢咬中。

這支關鍵二壘打出現在道奇以2比4落後、比賽風向轉向藍鳥之際,意義重大。隨後 Freddie Freeman 的安打送回大谷,道奇追平比分,將比賽重新拉回均勢。

九局起,大谷的第5打席開始,連續4次被故意保送。延長17局的最後一次打席,同樣保送,對方投手全程未投進好球帶。

藍鳥總教練John Schneider賽後說:「我們判斷,不讓他揮棒才是上策。」

當被問到「明天也會這麼做嗎?」他笑著點頭:「大概是吧。」

若比數差距大或許會選擇對決,但在僅有一分差的比賽中,恐怕仍會避戰。

滿滿紀錄的一夜

這樣的比賽,毫無疑問成了紀錄的寶庫。

單場9次上壘:創下季後賽新紀錄(舊紀錄為Kenny Lofton等人6次)。

單一季後賽8支全壘打:追平道奇隊史紀錄。MLB紀錄為Randy Arozarena的10支(2020)。

單場4次故意保送:季後賽史上首次。

單場雙響砲達3場:史上第一人。

單場累計壘打數12以上:本季後賽第2次達成,史上唯有Babe Ruth曾做到。

單場4支長打:自1906年世界大賽第5戰的Frank Isbell以來,僅第二人。

恐怕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尚未統計的紀錄。

然而,大谷在賽後接受FOX訪問時僅淡淡表示:「我覺得勝利才是一切。自己的表現之後再回顧也不遲。現在要趕快調整,準備明天登板。」

他接著說:「想早點回去睡覺,好好準備明天。」

據悉,大谷在延長11局被故意保送後,跑向二壘時腳部抽筋,雖然向訓練員示意不適,但總教練Dave Roberts賽後表示:「他明天應該能投。沒問題,他能上。」

「我沒事,可以投!」

(企劃構成:Three Light)

立刻加入!《Sportsnavi》LINE官方帳號,隨時掌握日本大賽/世界大賽最新戰況與比分!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