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閃耀國際 /「2025雲西海洋音樂季」榮獲美國IAA MUSE創意大獎最高榮譽-雙鉑金殊榮 

旅奇傳媒

更新於 10月13日00:21 • 發布於 10月13日01:15
「2025雲西海洋音樂季」榮獲美國繆思創意獎(MUSE Creative Award)雙鉑金獎肯定。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持續叫好叫座的雲林「國境之西」活動品牌「2025雲西海洋音樂季」,近日傳來好消息,以單一活動榮獲美國繆思創意獎(MUSE Creative Award)雙鉑金獎肯定!分別為「體驗式沉浸式 / 環境與永續」(Experiential & Immersive - Environmental & Sustainability)與「活動節慶嘉年華」(Event-Festival / Carnival)獲得殊榮!

今年活動不僅成功吸引逾30萬人次參與,創造逾4億元經濟產值,細數舉辦迄今共獲8座獎項,未來也將持續結合永續發展理念,帶給大家盛夏最 Chill、不可錯過的夏日音樂派對。

▲四湖三條崙海水浴場連續第七年辦理雲西海洋音樂季,將串聯雲西廊帶提升轉型為「四湖三條崙海洋生態園區」。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四湖三條崙海水浴場在縣府團隊、縣議會及在地多方支持之下,連續第七年辦理「雲西海洋音樂季」,打響活動品牌同時更奠定深厚觀光基礎,未來將串聯雲西廊帶提升轉型為「四湖三條崙海洋生態園區」,象徵著功能定位與發展願景的全面升級,也朝向永續經營、多元共融的方向邁進,以「三條崙海洋生態園區」為起點,帶動口湖、四湖、麥寮到北港等地區的觀光動能,結合濱海濕地、漁村文化、宗教信仰與在地產業,形成一條兼具休閒、教育、文化、永續的「雲西黃金旅遊廊帶」。

▲「2025雲西海洋音樂季」活動成功吸引逾30萬人次參與,創造逾4億元經濟產值 。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西海洋音樂季」創辦以來,結合海洋教育、淨灘行動、地方宗教文化及綠色旅遊融入夏日派對。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雲西海洋音樂季創辦以來,除整合、建立與地方產業互惠機制,落實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社區永續發展的觀光方式,也扣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環境生態永續、文化永續、旅遊永續」三大核心理念,結合海洋教育、淨灘行動、地方宗教文化及綠色旅遊融入這場夏日派對,帶給參與者不僅是音樂震撼,更是對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的深刻體驗。本屆能以「沉浸式環境與永續體驗」獲得國際評審青睞,是對縣府推動永續精神最大的肯定。

▲「2025雲西海洋音樂季」以「沉浸式環境與永續體驗」獲得國際評審青睞。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陳處長強調,雲西海洋音樂季不僅是一場派對活動,而是如何落實環境友善,更強調文化保存與社區參與。縣府團隊從企劃階段就將永續精神放在核心位置,特別關注「如何讓活動與地方共好」。除邀請熱門知名樂團演出外,也透過與在文化職人、產學合作,將雲西在地特色與海洋文化融入活動之中,形成一個兼具音樂享受與文化探索的沉浸體驗。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補充,「我們希望民眾在音樂季結束後,不只是留下美好的回憶,而是能將這份對土地、對海洋的關懷帶回日常生活,進一步成為全民的行動。本屆音樂季最值得驕傲的,不只是舞台上的精彩演出,而是整個活動過程中對「永續理念」的落實,從節能減碳、垃圾分類、海廢藝術到友善交通,每一個細節都設計成能讓參與者親身體驗,並帶回環境意識。

▲「雲西海洋音樂季」謬思獲獎海報設計。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未來將持續優化雲西海洋音樂季,以更多元、創新且友善環境的方式,讓「雲西」成為台灣海洋音樂節的代名詞,並與世界接軌,打造專屬於雲西的國際級文化品牌,透過音樂季聚集的人潮與國際能見度,將逐步推動「綠色旅遊」新模式,包括低碳交通、海洋教育課程、淨灘體驗、在地食材友善餐飲,以及生態導覽遊程,讓遊客不只是參加一場音樂盛會,更能親身感受雲西土地與海洋的生命力。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一到日本就什麼都想買?專業導遊告訴你在日本買這5項物品才對啦!

LIVE JAPAN
02

北海道到東北市區都有熊出沒?網友:市區安全還是會去!

LINE TODAY
03

國內旅遊景點體驗 你覺得還少了什麼?

LINE TODAY 討論牆
04

原來是這個意思!日本旅遊時你一定要知道的日本漢字

LIVE JAPAN
05

編輯現場直擊|大埃及博物館2025/11/4正式開幕!超過5000件圖坦卡門藏品、10萬件文物展出,歷時21年10億美金建造

TRAVELER Luxe旅人誌
06

中山站動物方城市主題雪白聖誕樹亮燈!壁畫拱門公車候車亭心中山線形公園好好拍

景點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