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和 AI 說「請、謝謝」,是多餘的客套嗎?

換日線

更新於 05月29日11:26 • 發布於 05月16日03:59 • 換日線編輯部
和 AI 說「請、謝謝」,是多餘的客套嗎?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總被教導:有事拜託人時要先說「請」,受惠於人時要說「謝謝」。這些禮貌用語不只能展現自己的誠意,也是人際互動間的緩衝墊,有助於維持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

然而,隨著人工智慧發展至今,當我們面對的是沒有生命與情感的大型語言模型時,你是否還會下意識地說出這些禮貌用語呢?

近期有位網友在 X(前稱 Twitter)上發問:「如果常對 ChatGPT 說請、謝謝,OpenAI 會因此增加多少電力成本?」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引來了 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親自回覆:「大概要幾千萬美元,但這筆錢花得十分值得。」

這番回應讓全球使用者感到訝異,原來自己日常與 AI 互動時的「禮貌」習慣,可能會對企業維護成本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甚至在國際社群中引發另一層激辯 ──你在使用 ChatGPT 時,會不會不自覺地加上「請、謝謝」?這樣的行為,究竟是多餘的客套,還是人性溫度的展現?

維持禮貌派:AI 不只是機器,禮尚往來

根據科技媒體《Scientific American》報導,在某次 OpenAI 論壇中,曾有使用者坦言:「我發現自己會對 ChatGPT 說請和謝謝,因為這是我在現實中感謝其他協助過我的人的對話習慣。」乍看之下,這種現象或許會讓人有些困惑 ──人類為什麼要「善待」一台沒有感情的機器?

回顧過去,在大型語言模型應用出現前,其實大部分的人早就有和自動化系統互動的經驗,如銀行 ATM、超商自動門、電梯等,設想一下,若你看見有人正對這些機器畢恭畢敬,或許你反而會覺得那個人有點「奇怪」。

然而,隨著大型語言模型問世,人機互動的方式產生了顯著變化。這些 AI 感覺不像是冷冰冰的機器,延伸出的應用不僅能根據你的語氣調整回應,甚至有些還能發出近似人類的聲音,種種因素皆讓許多人無意識地將它們視為「不只是機器」的夥伴。

無論你喜歡與否,世界上使用此類工具的使用者無疑將愈來愈多,而這些衍生而出的應用產品亦將逐步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自從 ChatGPT 發布以來,主打利用 AI 進行雲端內容管理的新創公司 Box 執行長 Aaron Levie 就曾說過:「如果你使用 ChatGPT 時不說請、謝謝,那麼你顯然沒看過科幻電影。」這句話點出大型語言模型常被開玩笑的情境 ──善待聊天機器人,否則當人工智慧起義反抗人類時,你將無法平安倖免。

不必禮貌派:效率第一,省略無意義的用詞

微軟公用雲端服務平台 Azure 的架構師 Luise Freese 在個人專欄中提到,當人們開始對人工智慧應用產品說出「請、謝謝」時,其實是在混淆「人性及非人性間的界限」。

Luise Freese 分享,隨著愈來愈多人「擬人化」人工智慧,使用者就愈容易對 AI 產生錯誤的期望,認為它能像人類一樣理解自己,且會在聽到「請、謝謝」時感受到被稱讚的喜悅。她更直言,當人們愈是將人工智慧當作人類來對待,就愈有可能轉移自己判斷內容的責任。也就是說,當 AI 產生出含有性別歧視或種族歧視的內容時,使用者可能會放棄自己作為文字檢查員的角色,並將後續衍生而出的爭議怪罪於 AI。

科技媒體《TechRadar》記者 Graham Barlow 也在專欄中寫道,自己選擇以簡單對話的方式對待人工智慧,並非為了減少 OpenAI 需額外付出的成本,也不是顧及能源消耗會產生環境負擔,「單純就只是因為我無法對機器保持禮貌,再加上我急著要處理好問題。

文中他以個人經驗分享,表示無論是否有加上「請」字,最後得到的答案跟處理時間並不會因此受到影響,並以此反駁「沒有對人工智慧使用請、謝謝,就等於不禮貌」的論點,強調這僅是為了減少時間,而選擇遺漏那些「沒有實質意義」的字眼。

你愈有禮貌,AI 愈聰明?

儘管「是否要對 AI 保持禮貌」的討論雙方各有立場,至今仍無定論,但從數據來看,「保持友善」的使用者仍占多數。

2024 年 12 月,《TechRadar》旗下出版商 Future 針對一千多名使用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有 67% 的人選擇對人工智慧保持禮貌,英國則略升至 71%。

微軟 AI 助手 Copilot 設計團隊總監 Kurtis Beavers 也曾在旗下WorkLab 表示,對人工智慧維持禮貌,並不是因為 AI 會感受到感激,而是因為這樣的互動有助於建立「禮貌的回應論調」 ──由於 ChatGPT 等大型語言模型會將網路資訊、使用者回覆作為資料庫訓練基礎,若能穩定提供禮貌性文字,將提升回應內容的品質,並維持相互尊重的對話氛圍。

此外,日本早稻田大學團隊發表的研究亦指出,禮貌不僅僅是「社交禮節」,更會影響人工智慧的效能。該研究發現,在英文、日文及中文的使用情境下,若用較不禮貌的語氣下指令(prompt),容易導致 AI 回答時出現偏見(increased bias)、錯誤答案(incorrect answers),甚至拒絕給予回答(refusal of answers)。

不過,該研究也直言,對 AI 過於禮貌並不會帶來額外好處,所謂的「適度禮貌」實際上存在著「甜蜜點(sweet spot)」(註:原指球棒上最有效的打擊點,後延伸為使用者可以輕鬆完成艱難任務的狀態),且會因使用不同語言及大型語言模型而有所差異。

結語

本次因 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回覆而引發的社群激辯,不僅讓許多使用者開始正視自己長期以來對 AI 的互動習慣,也促使學者與專家紛紛投入相關研究並發表見解。這場國際級的討論,不只是單一事件的延伸,更反映出人類在面對新興科技時,對於「禮貌、倫理及未來發展」的多重思考。

如今,對人工智慧保持禮貌,顯然已成為全球使用者的主流行為。無論背後動機是既有禮儀習慣的延續,還是出於對難以預測的未來世界「買保險」的心理,都顯示著人機互動方式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轉變。

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社會觀念的持續演變,這場關於「是否要對 AI 有禮貌」的討論,勢必還會繼續發酵,並深刻影響我們未來與人工智慧共處的方式。

下一次使用 ChatGPT 時,你會對它說「謝謝」嗎?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AI 不會感激你,但你還是說了「請、謝謝」:人機互動「禮貌」之辯,誰有理?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學語言懂提這 5 問,讓 ChatGPT 成為你的隨身外文助教
●當 AI「從頭到尾」完成一篇通過審查的論文──我作為一名人類研究者的反思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2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