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藝術零距離,新北市美術館鶯歌盛大登場!全民共享藝術展覽與光雕盛典

潮旅Ciao

更新於 05月17日00:37 • 發布於 05月11日12:13 • SNN

位於人文薈萃、自然景觀豐富的鶯歌地區,新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新美館」)於2025年4月25日盛大開幕。新美館以「全民美術館」為核心理念,致力打破藝術的高牆,讓美學走入日常生活,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風景。開館當日起,一系列限定藝文活動接續展開,從建築光雕到燈光造景,連續六個週末邀請民眾共感藝術與文化的深度交織。

建築與自然共融,打造藝文與日常的交會點

新美館總占地2.6公頃,由國內外團隊共同操刀設計,建築風格簡約,以幾何語彙呼應現代藝術精神,並巧妙融合在地地景紋理,凸顯鶯歌的特殊文化。館內空間涵蓋常設展覽廳、多功能展演廳、探索基地、兒童藝術空間與公共工作坊,讓民眾得以從「被動觀看」轉化為「主動參與」,多面向體驗藝術之美。

此外,戶外園區「新美公園」延續藝術共享的理念,設有大型裝置藝術、戶外舞台與開放草地,並特別保留「三鶯地區」獨有的地形紋理,讓每一次漫步皆能感受自然與藝術交會的和諧氣息。

新北市美術館建築設計以簡約與幾何成為鶯歌在地特色建築©新北市美術館臉書

三大開館特展,以藝術對話城市與生活

本次開館主題展覽聚焦「地方性」、「參與性」與「自然性」三大面向,帶來三場風格各異的展覽:

第一個館內重點展覽《往來/照見》為典藏研究展,由策展人白適銘及共同策展人鄒婷,將新北市的前臺北縣時期以來的歷史故事,透過畫作、攝影、裝置等多樣元素建構出地方與人們的「往來」也「照見」新北市發展的歷史紋理,帶領觀眾探索人事物如何在時空交織中產生碰撞與照應。

回看工作室&許雁婷〈風景裡的聲流〉,2022,新北市美術館典藏©新北市美術館

第二個展覽《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由「新店男孩」(莊普、蘇匯宇、吳東龍與已故藝術家陳順築)與新世代創作團體XTRUX攜手策劃,靈感源自於生活,以新店郊區作為創作基礎,針對新店溪流域的環境為主題發想,結合沉浸式投影、互動遊戲與傳統工藝,引導觀眾進入介於真實與虛擬間徘徊的生命景觀。

新店男孩展覽讓藝術創作結合科技技術,展現生活景觀©新北市美術館

第三個展覽《再自然不過的事》落實全年齡美感教育推廣,於「探索基地」與「新美聚所」展出,將親子觀眾設定為主要目標族群,並以自然環境與人造景色的變化為展覽故事線,打造無隔閡的大型繪畫創作場域,邀請觀眾直接提起畫筆,自由的透過藝術抒發情感,讓創作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事」。

《再自然不過的事》展覽,讓全民共同參與藝術創作過程©新北市美術館

六週限定開館活動,點亮藝術夜生活

為慶祝新北市美術館開幕,自4月26日至6月1日,每週六晚上8點,新美館搖身一變為光影舞台。開幕首週重磅邀請雲門舞集與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帶來精彩演出,並結合煙火秀、光雕藝術及文創市集,打造一場結合視覺、聽覺與人文氣息的藝文盛宴,邀請全民一同參與這場屬於城市的藝術慶典。

新北市美術館慶祝開館辦理為期六周的精采藝文活動©新北市美術館

常見問題 FAQ

Q:新北市美術館需要門票嗎?
A:平日新北市民可免費入場,週末及假日享有優待票。

Q:新北市美術館展覽多久更換一次?
A:開館初期為六週限定主題活動,未來預計每季更新展覽主題。

Q:館內是否有親子友善設施?
A:有設立兒童藝術空間與公共工作坊,適合親子共遊。

新北市美術館

  •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 300 號
  • 電話:(02)2679-6088
  • 票價:全票$100/團體票$75/優待票$50/免票
  • 新北市民平日免票入場,周末及國定例假日享優待票新北市美術館官網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國內旅遊景點體驗 你覺得還少了什麼?

LINE TODAY 討論牆
02

金黃銀杏樹海近距離美拍!浪漫楓紅4大秋季大景一次賞

景點家
03

屏東聖誕村11/28登場!賞「舞動精靈」燈景 周末假日夢幻飄雪

旅遊雲
04

紐西蘭將進入旅遊旺季 《米其林指南》將進駐紐西蘭,這「四處」為評選目的地!

旅遊經
05

福壽山農場楓紅正盛!秋色層疊、紅葉美如詩 紅葉步道太浪漫

台灣旅行趣
06

新北歡樂耶誕城試燈搶先看!LINE FRIENDS馬戲團聖誕樹光雕投影10大亮點

景點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