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是罷團輸了? 張正修:若看「這個」其實是罷團獲勝!
Newtalk新聞
首波大罷免投票於本月26日結束,遭發起的25件罷免案全部以不同意票多於同意票方式,否決罷免提議。面對大罷免如此潰敗,不少支持者感到情緒非常低落,更對823第二輪罷免投票感到絕望。不過,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張正修今(31)日從得票率分析表示,這次的罷免雖然一席都沒罷免掉,但是若將同意票與去年賴清德選票相比,其實是有增加的;反之不同意票與柯文哲和侯友宜選票加總相比是減少的,因此這次罷免是罷團獲勝。
本月26日舉行24席國民黨立委以及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投票,而25件罷免案全部以不同意票多於同意票方式,否決罷免提議。雖然投票結果顯現罷免方全面潰敗,不過在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李彥秀、徐巧芯、葉元之、羅廷瑋、傅崐萁、鄭正鈐等7名藍委罷免案中,其同意票仍達通過門檻25%,但因少於不同意票而遭否決。而下月23日將舉行馬文君、游顥、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林思銘等7藍委罷免投票。
張正修表示,這次大罷免,由於沒有人被罷,所以大家都認為罷團是失敗的。尤其很多人以去年立委的投票做對比,認為民進黨沒有出力,而因此認為大罷免是失敗的。但罷免跟總統的選舉比較類似,其選擇的對象比較單一,不像立委選舉,有時除了民進黨與國民黨之外,尚會有其他政黨或無黨籍人士出來選,所以將總統選舉與罷免投票做對比,會看到另一個面向。
不過,張正修將這次罷免之同意與不同意之得票率與總統大選時賴清德的得票率與侯友宜 柯文哲的得票率做一比較時,可以看得出來,同意罷免票是比賴清德的選票高出不少的,而這也證實大罷免的結果其實是藍營為主的選區中的藍營支持者減少。
其中,在台北罷免區,同意罷免票比賴清德的選票是增加8.41%。而不同意罷免票比侯友宜與柯文哲的得票率是減少8.42%;在新北罷免區,同意罷免票比賴清德的選票是增加5.91%。而不同意罷免票比侯友宜與柯文哲的得票率是減少5.91%;在桃園罷免區,同意罷免票比賴清德的選票是增加5.72%。而不同意罷免票比侯友宜與柯文哲的得票率是減少5.72%;在台中罷免區,同意罷免票比賴清德的選票是增加6.93%。而不同意罷免票比侯友宜與柯文哲的得票率是減少6.03%。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