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卡關 8/7生效「來不及達協議」難逃20%稅率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台20%關稅稅率震撼國內各界,雖然賴政府宣稱是暫時性關稅,不過有知情人士透露,台美下次談判時間還沒敲定,可能趕不及7日關稅生效日。7日之後美方會先實施20%關稅,而我方也在爭取談判時能一併討論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美下次談判時間尚未敲定,雖然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已返台,但談判可用視訊等形式進行。而台美對等關稅談判已完成技術性磋商,雙方也有共識進行聯合聲明草案磋商,但還未進行總結會議,總結會議就是要川普做最後的拍板,在拍板定案前我方仍會與美方磋商,應該還會需要一點時間。
報導強調,232條款對台灣衝擊影響更大,台灣有近8成對美出口屬於232條款關稅課徵範圍,包括半導體與資通訊等產品,若能先有20%的「暫時性關稅」,再爭取談判時一併討論232條款,對台灣更具有意義,也能降低產業衝擊。
川普8月1日啟動新一波關稅行動,對台灣進口商品課徵20%稅率。英國金融時報披露,台美原本已在7月達成初步協議,卻因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多次介入,要求台灣比照日本、南韓大舉加碼對美投資,導致協議延宕。
有專家指出,賴政府想把後面的232條款一起解決避開一頭牛被撥兩次皮,但談判難度會較高,因為232條款對台灣的影響更大,會直接影響台灣8成出口到美國的產品。盧特尼克在7月底曾透露,華府將在2週內公佈針對半導體的232條款調查,結果公佈後,川普要在60到90天內決定是否課徵關稅。
自由時報報導指稱,目前還不知道美國對232條款的具體排程,美方「可以早也可以晚」,最終還是看川普決定,我方對於232條款已向美方提出相關意見書,在歷次台美談判中雖以對等關稅為主,但是我方談判團隊也會提到希望在232條款有關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的部分,能有一定優惠稅率,清楚表達立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