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夜市沙威瑪VS皇宮御膳!蘇丹的吃貨日記曝光:御廚部隊1500人,一窺土耳其美食橫掃全球的終極秘密!

旅讀

發布於 06月25日07:53 • 文_黃彥綾/旅讀 圖_李智凱/旅讀、黃彥綾/旅讀

土耳其料理與中國料理、法國料理,被視為世界三大菜系。原因無他,三者皆承襲自歷史悠久的宮廷菜。鄂圖曼帝國國祚長達六百年,領土廣大,來自世界各地的佳餚美饌被端上蘇丹的餐桌,至今仍深深影響當代土菜

©李智凱/旅讀

專題尚在企劃時,最初曾考慮定名「尋找沙威瑪!!」,內容沒如今這般有營養,僅計畫尋遍伊斯坦堡各個烤肉的阿伯,帶領讀者吃遍城中香氣四溢的小攤。童年時,夜市的沙威瑪攤車使我著迷,層層疊疊的雞肉就著熱呼呼的烤爐旋轉,刀身劃過,肉汁如雨痕流下,肉屑則如雪花飄落;搭配隨意加熱的普通麵包,與生菜絲、美乃滋、番茄醬、胡椒粉,即美味得不可思議,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土耳其經典小吃。

©李智凱/旅讀

然而,一個小吃各自表述,小時候心心念念的沙威瑪(Shawarma),細想應是土耳其旋轉烤肉(Döner Kebab)的德式變體版。類似例子不少,畢竟土耳其菜被部分學者視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準確地說,是繼承鄂圖曼宮廷菜的土耳其料理。

傳統上,鄂圖曼料理依循突厥牧民祖先的飲食習慣與伊斯蘭教義,著重小麥製品與羊肉野味等。入主伊斯坦堡後,鄂圖曼料理才在托普卡匹皇宮中變得愈發精緻。其實不難想像,皇宮第二庭院內的宮廷廚房占地廣大,廚房職員恰如一支部隊,擁有負責烘焙、甜點、酸菜與酸奶酪等料理的專家,其中最大的改變包括以稻米(與其他穀類)所煮成的抓飯類餐點,及日後影響甚廣的熱飲咖啡。

©李智凱/旅讀

蘇丹及其他王室成員的喜好,對帝國境內的飲食趨勢帶來決定性的影響。比如喜愛濃郁香料的蘇萊曼一世,促使宮廷御廚更廣泛地使用肉桂、小茴香與番紅花;後宮女性也將甜點推升至另一個層次,巴克拉瓦(Baklava)與土耳其軟糖(Lokum)的精緻化可見一斑。

一眾皇室高官帶頭成為吃貨的同時,也間接刺激境內的貿易與農業。根據食物史家瑞秋‧勞丹《料理之道》的統整:「十七世紀中葉,一年有兩千艘船停靠在伊斯坦堡,上面載有來自埃及的小麥、稻米、糖與香料,黑海以北的牲畜、穀類、油料、蜂蜜與漁獲,以及愛琴海島嶼的葡萄酒。」

伴隨帝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宮廷御廚持續精研各地的食材與料理手法,揉合安那托利亞、波斯、阿拉伯、巴爾幹及地中海等地風味,估計也同步繼承拜占庭料理元素,創造不分民族皆能接受的鄂圖曼料理,無怪乎當代土耳其料理依舊影響甚遠。

土耳其近幾年通膨嚴重(機場美食尤其高攀不起),伊斯坦堡街頭小吃價格也上漲許多。若想尋找平價又能飽腹的在地美食,不妨選擇當地自助餐,價格標示清楚,種類琳瑯滿目。©李智凱/旅讀
一片片羊肉、牛肉或雞肉的瘦肉交疊,組成圓柱體般的肉塊,在爐邊轉動炙烤,是大眾對土耳其旋轉烤肉的印象。一般而言,烤肉主要搭配皮塔餅食用,並另提供辣醬和酸奶作為沾醬;菜式傳入德國等地後,才發展為以麵包為底的三明治形式。©李智凱/旅讀
托普卡匹皇宮內除了最主要的宮廷廚房,後宮也設有簡易的小廚房。根據統計,1480年廚房工作人員為150人,至1670年已成長至1500人。值得一提的是,穆罕默德二世曾編纂禮儀書,為備餐與上菜訂下嚴格的儀節。©黃彥綾/旅讀
伊斯坦堡作為大多數旅客至土耳其的首站,自然也有國內其他地區名菜。其中,將牛肉或羊肉、蔬菜和香料封入陶罐中加熱的陶罐燉肉(Testi Kebabı),為卡帕多奇亞特色料理。部分店家為吸引觀光客,上菜時還會火燒陶罐,並戲劇化地開罐。©李智凱/旅讀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在伊斯坦堡尋找鄂圖曼》2025年4月號 第158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台灣高端旅遊史上第一次!麗池卡登「海上超跑級」郵輪確定抵台,從基隆港就能登上移動的美術館!

旅讀
02

超可惜 大武之心南迴驛站店家多撤走超冷清

自由電子報
03

18萬株向日葵花海搶先拍!5大美拍亮點最新花況市區必訪花景

景點家
04

誠品週年慶滿千送百Potato Corner薯條100新櫃進駐!午夜音樂會電影馬拉松登場

景點家
05

釜山旅遊強勢竄紅!蒐羅5大熱銷飯店,CP值破表,每人每晚最低千元有找!

旅遊經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