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艾草變雪餅,紫蘇蛋白霜,仙草做瓦片,「母語的味蕾」餅乾盒,吃甜點認客家植物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5月01日20:43 • 發布於 05月01日11:43 • 上下游新聞

以下的客家甜食,可能會讓您大開眼界,包含粉紫清甜的紫蘇蛋白霜餅、艾草麻糬雪球餅,還有桂花烏龍羅蜜雅餅,將客家植物芳香融入西方甜點,風味十分獨特。

餅乾盒創作者,為苗栗客家創生團體 ─「山線百年客家輸出」(以下簡稱「客家輸出」)與Bonbons 甜點聯手,同時附上精心設計植物卡,分享每種植物的客語名及傳統用法,將「母語的味蕾」隨著甜點傳遞下去。

「母語的味蕾」把客家植物結合西式餅乾,用香甜的滋味傳承客家文化。(攝影/孫維揚)

聯合烘焙店,結合客家植物與餅乾

「客家輸出」執行長陳翊綾是造橋在地客家人,她與業務總監陳玉敏都愛品嚐美食,過往也透過餐酒會等方式,推出客家小炒鹹派、桔醬沙拉等創新料理,推廣客家文化。然而過往都聚焦在鹹食,然而客家有許多獨特民俗植物,若能透過甜點展現,可以增加更多賞味可能。

陳翊綾找來 Bonbons 品牌主理人彭詩涵,同為苗栗客家人,她也對運用故鄉食材相當有興趣,就此跨界合作。第一步就從「選哪些植物」開始。陳翊綾表示,為了展現客家元素、且一般人不陌生,她們優先選出,仙草、艾草、桂圓,再加上桂花、茉莉等,呈現「客家 9 香花」文化。

選好植物後,接著考驗 Bonbons 設計靈感。Bonbons 設計總監黃逸榛解釋,從口感、風味甚至顏色都需要納入考量,增加豐富性。例如紫蘇不但是客家飲食要角,也是取它吸睛的紫紅色澤;仙草則是把乾粉融入餅乾,顆粒較大但不刮嘴,讓大家清楚看到黝黑的仙草乾末。

陳翊綾、陳玉敏、彭詩涵、黃逸榛(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是「母語的味蕾」餅乾盒重要推手。(攝影/孫維揚)

仙草瓦片清雅、艾草雪球連結艾草粄

輪番調整配方後,「母語的味蕾」鐵盒餅乾終於定案,以 5 種客家民俗植物、6 款餅乾組成。每種餅乾特色不一樣。其中仙草杏仁瓦片香氣最淡雅,仙草甘潤草香緩緩接續杏仁與糖的甜味。彭詩涵分享,團隊曾想降低糖量,結果仙草風味更少,維持它勾勒餅乾尾韻,杏仁瓦片反能甜而不膩。

亮綠小巧的艾草麻糬雪球餅可一顆入口,咬碎餅乾外皮就飄出清新甘甜的艾草香,緊接著中心白玉麻糬產生酥中帶 Q 的口感,反覆咀嚼時,艾草青草氣息綿延不斷。彭詩涵透露,這不僅是增加餅乾層次,同時蘊含客家艾草粄的米食文化。

「母語的味蕾」餅乾盒除了餅乾,還附蹭民俗植物的客語以及傳統用法。(攝影/孫維揚)

紫蘇餅乾分別有起司鹹脆餅與蛋白霜餅,鹹脆餅剛入口,是較濃郁的起司香與杏仁甜味,但愈來愈明顯的甜酸紫蘇香,讓餅乾不會奶味過重;蛋白霜餅則在薄脆外殼融化時就飄出紫蘇香氣,蛋香綿延、甜而不膩,在餅乾中扮演第二幕才登場的主角,表現亮眼也不會太搶戲。

彭詩涵介紹,紫蘇製成糖度較高的蛋白霜餅,是跳脫客家人多以它作為鹹食佐料印象,也讓較少吃紫蘇的大眾較好入口。黃逸榛則透露,當時 Bonbons 發現直接烘乾紫蘇,色澤與香氣都會散佚,特別花重本冷凍乾燥,讓餅乾有瑰麗的淡紫色澤、香氣綿延。

桂圓軟餅乾、桂花烏龍餅甜香綿延

桂圓蘭姆軟餅乾則把蘭姆酒漬桂圓切成碎塊,均勻結合在餅乾裡。甜度高又柔軟的軟餅乾在舌尖化開後,桂圓乾不突兀的甜香誘使人不斷咀嚼,並緩緩釋放不濃烈的蘭姆酒香中和甜味,單吃就足能滿足味蕾、配茶更是絕妙。

甜感偏高的桂花烏龍羅蜜雅餅外觀秀麗,同時咬下加入桂花末跟烏龍茶粉的餅乾體,先是桂花高雅甜香,隨後是烏龍溫潤帶幽微苦甘氣味降低甜感,口腔包覆桂花與茶香,又不會令人暈眩。彭詩涵提及,羅蜜雅餅作工繁瑣,但花圈外型剛好跟桂花扣合也相當吸睛;另外選擇杏仁果點綴其中,是賦予桂花些許堅果香,也不會被掩蓋。

彭詩涵強調,餅乾中植物食材都優先選擇苗栗青農,如果份量不足,也會堅持使用國產原料;另外像雞蛋是用苗栗放牧蛋雞場、鹹脆餅中則添加四方牧場的高達起司,設法增加餅乾裡國產食材比例。雖然成本較高,但她認為新鮮度與風味都更優秀,也才能貫徹 Bonbons 使用在地物產的初心。

桂圓蘭姆軟餅乾把切碎桂圓加入餅乾中,咀嚼過程能享受桂圓香甜慢慢在嘴中散出。(攝影/孫維揚)

設計植物卡,同時學習植物客語

餅乾盒同時附上客家輸出製作的「植物卡」,選錄共 24 種客家民俗植物,不僅紀錄客語拼音、傳統客家食用與應用方法。

陳玉敏解釋,當時團隊認為嘴巴同時為品嚐與發聲的媒介,飲食記憶也常跟最美味的「媽媽料理」連結,餅乾盒取名「母語的味蕾」,就是期許餅乾喚起大家對客家植物的風味記憶、學習它們的客語。

植物卡製作也費盡心思,陳玉敏說明,不同地區的客家族群使用的民俗植物種類、方式些許不同,團隊先調查、篩選最常被應用的植物,再去確認蒐羅圖像、母語拼音與慣用方式等。因為像玉蘭等植物可能存在不同品種,她們還特別比對、確認照片忠實呈現「客家人常用」的植物樣貌。

陳翊綾補充,客家輸出有幸獲得客家民俗植物講師戴德泉協助,比對選用照片正確無誤;也有些植物客語名稱太冷門,特別請客語薪傳師黃火盛協助校正客語發音。除了圖文資料,團隊也在每張植物卡加註心情小語,希望大眾拿起卡片不會覺得生澀難懂,可以當成日常治癒心靈的小物。

「母語的味蕾」附上特別製作的 24 張植物卡,讓人享受餅乾時,更瞭解民俗植物在客家文化中的重要性。(攝影/孫維揚)

推廣活動大受好評,達到味蕾交流

費盡心思設計「母語的味蕾」餅乾盒,推廣成果讓客家輸出與 Bonbons 都很感動。陳翊綾分享,團隊有將餅乾盒樣本送給數位廚師、飲食工作朋友享用,不論是否是客家人都好評不斷,不少人特別在臉書分享餅乾迷人風味,「看到很受鼓舞」。

彭詩涵也說,看到原本排斥紫蘇味的小孩卻愛上紫蘇蛋白霜餅,還有大人吃餅乾到無法停手,覺得鑽研客家民俗餅乾過程一切辛勞都很值得。

年中開售,持續開發新甜點

陳翊綾表示,「母語的味蕾」餅乾盒受到歡迎,目前也展開預購,正式向外推廣。未來也會以這次經驗為基礎,持續鑽研更多客家民俗植物融合到餅乾,甚至不同類型甜點中,包含磅蛋糕、鹹派等點心,或是設計為喜餅盒等商品。

陳玉敏強調,團隊也想把客家民俗植物結合到造紙、教課、香包工藝等領域中,讓它不限於飲食交流,也可以透過更多方式繼續觸及大眾。

客家輸出與 Bonbons 都期待大眾透過美味的餅乾,認識珍貴的客家民俗植物文化。(攝影/孫維揚)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美食相關文章

01

咖啡拿鐵直逼買一送一!自備飲料杯省8元好咖日 辛拉麵可樂雪糕康康5週末優惠

景點家
02

藏壽司X樂事3款洋芋片創意料理開吃!500元抵用券加碼抽

景點家
03

爌肉飯評論出「淒美愛情故事」!4.7萬人全看哭

民視新聞網
04

板橋早午餐 炒泡麵、厚吐司、寵物友善空間一次滿足

民生頭條
05

朴寶劍最愛韓國沙拉SALADY來了!台灣首店試營運開幕情報必看

景點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