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鄉民

台灣人「2常用句型」中國人聽嘸!網揭背後用意:禮貌是應該的

民視新聞網

更新於 7小時前 • 發布於 12小時前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

台灣人向來以「好說話」聞名,習慣以柔性字眼化解尷尬,面對請託時不太會當場拒絕,而是用委婉說法表達;雖然是一種禮貌的表現,不過在其他國家有時會引發誤會。近期就有中國網友表示,聽不太懂台灣人的說話方式,並舉例2大常見對話,瞬間引起許多人共鳴「贅字真的越來越多」;但也有人直言,「就像你們動不動講『親』、『寶寶』「老師」…我們剛聽到覺得很彆扭」。

1名中國網友在小紅書發文表示,「台灣人的說話方式,我到現在還會反應不過來」,並舉出2大常見句型。首先是「拒絕別人」,起初聽到台灣朋友說「謝謝,我現在先不吃」,他以為是「等一下才吃」,所以會留一些食物給對方,殊不知對方是拒絕的意思。後來他發現,如果問要不要一起做某些事,台灣人回「我先不用了」、「我還好」、「我普通欸」,真正意思就是「我才不要去」。

台灣人不擅長直接拒絕他人請求。(示意圖/Pexels)

原PO舉第2個例子,台灣服務業經常說「幫我」,之前在台灣機場搭車時,司機說「我來拿行李,麻煩幫我上車」;在超商結帳時,店員會說「請幫我刷卡」;做醫美離開前,護理師會說「請幫我塗防曬」;去銀行辦事行員則說「請幫我填這個單子」。對此,他起初會疑惑「到底誰幫誰」,不過後來意識到,原來「幫我」等於「請按照我的指令做我說的事」,但因不希望語氣不禮貌,因此變成「請你幫忙滿足我的需求」。

原PO發現,服務業普遍會說「請幫我…」(示意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貼文一出,釣出台灣人認證,「沒有直接答應都是拒絕」、「台灣人想吃會直接說『等等再吃』或者『幫我留一塊』」、「總覺得直接拒絕不太好意思」、「講話有禮貌是應該的,但是敘述事情囉嗦,詞彙貧乏、用詞不準確…,這些是我在台灣太多的時候難以忍受的,很是令人抓狂」、「還有完成一個什麼樣的動作,真是超級囉嗦的,我一個台灣人都受不了」。

不過,也有台灣網友指出,「就像你們動不動講『親』、『寶寶』、『老師』、『家人們』、我們這邊剛聽到時覺得很彆扭很假,所以每個地方的文化也不一樣」、「囉嗦? 這樣才要人情味不會冷冰冰的」、「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許是因為 見面三分情,直來直往總覺得會太過尖銳些,婉轉一點也是給彼此一點餘地」。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鄉民相關文章

01

妹子生病!男友堅持「點滿桌大餐」竟是這原因 她果斷分手

藝點新聞
02

想入手27年老屋!他抓「200萬翻修費」 內行吐真相:光拆就超過

藝點新聞
03

週六小雪逢轉運線!命理師:4生肖爆發 年底前翻轉命運快狠準

藝點新聞
04

義大利「時事披薩店」現況曝!老闆看台人上門感動快哭 大票網友罵爆

CTWANT
05

月薪3.3萬、工時不到2小時!他做爽缺遇「這件事」想離職…網搖頭:不要衝動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