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攝護腺肥大常見手術詳解!費用、健保、副作用一次報給你知

美醫誌

發布於 2天前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男性可能會開始出現排尿困難、頻尿或夜尿等問題,但這些狀況往往被當作「年紀大了的自然現象」而忽視,其實背後可能潛藏攝護腺肥大,甚至攝護腺癌的風險。攝護腺疾病不僅會影響生活品質,若長期忽視,還可能造成膀胱受損或尿路感染。一起來了解攝護腺肥大的常見症狀、治療方式,以及如何預防攝護腺癌,讓我們能更早察覺警訊、積極保養泌尿系統的健康。

攝護腺肥大是什麼?常見症狀一表測

攝護腺位於膀胱下方、包覆尿道,是男性泌尿系統中相當重要的腺體。當年齡增長,體內男性荷爾蒙逐漸變化,就可能刺激攝護腺組織增生,導致所謂的「攝護腺肥大」。

泌尿科醫師曲元正指出,通常攝護腺肥大造成的排尿症狀,可以分為「排尿症狀」與「儲尿症狀」,其中排尿症狀包括尿流細小、出力解尿、排尿中斷、排尿不清,而儲存性症狀則常表現為一天排尿超過8次以上的頻尿、難以忍受必須立即排尿的感受、夜間排尿超過1至2次的夜尿。

曲元正醫師提醒,當有頻尿、急尿、夜尿這些儲存尿液的症狀時,代表膀胱功能已經受損,若長期未處理,膀胱肌肉為了對抗阻力會變厚,導致排尿更不順暢,甚至產生尿滯留等併發症,因此若症狀有相符合並已達標準,建議要盡早就醫做進一步檢測。

頻尿、急尿、夜尿都是攝護腺肥大警訊?

許多人常將頻尿、急尿或夜尿視為「水喝太多」或「腎臟不好」,其實這些症狀往往與攝護腺肥大密切相關,曲元正醫師指出,當攝護腺增大壓迫尿道,就會導致尿液排出受阻,使膀胱為了排尿而過度收縮,進而出現上述的儲尿問題。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統計資料,50歲以上男性約有一半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泌尿道症狀,其中攝護腺肥大是最常見的主因之一。若排尿困難持續惡化,還可能導致膀胱結石或尿液逆流損傷腎臟。曲元正醫師提醒,若有頻尿、解不乾淨或夜尿過多的情況,千萬不要自行先買成藥緩解,或採取來路不明的偏方,以免延誤就醫,應儘早由泌尿科醫師進行詳細檢查,釐清原因。

肥胖者才會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

多數人以為攝護腺肥大與肥胖有關,曲元正醫師表示,其實主要影響攝護腺肥大的還是年齡,隨著年齡逐漸增長,身體內的荷爾蒙也會產生變化,因而刺激到攝護腺組織的生長。曲元正醫師補充,肥胖者確實會因為脂肪細胞過多,影響到體內荷爾蒙分泌,所以為了減少後續攝護腺肥大的症狀,通常會建議患者盡量維持正常體重,留意BMI,幫助排尿順暢與代謝健康。

攝護腺肥大的治療方式,健保有給付嗎?

多數攝護腺肥大患者,初期以藥物治療即可改善症狀,若藥物療效不佳,或患者吃藥會產生副作用的時候,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傳統電刀刮除

最廣為人知的手術方式,醫師會在麻醉下從尿道伸入內視鏡,用電刀刮除阻塞的攝護腺組織。曲元正醫師指出,傳統電刀刮除的優點是對排尿症狀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屬於健保給付項目,但缺點包括出血風險較高,術後可能出現暫時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礙或逆行性射精的副作用。

美醫小教室:什麼是逆行性射精?

逆行性射精是指術後性行為時明明應該要射精,卻沒有東西。因攝護腺手術發生的逆行性射精是術後常見的情形,曲元正醫師表示,這是因為手術完成,性行為後精液往膀胱裡面跑,跟著下一次的解尿排出來,原則上是不會影響身體狀況的暫時性狀況,建議先觀察一段時間,若持續未痊癒應就醫檢查。

2.雷射手術(雷射氣化、雷射剜除)

雷射氣化和雷射剜除手術兩者都是使用雷射,只是術式有些不同。曲元正醫師指出,雷射手術的出血風險較低、恢復期短,是許多患者的新選擇,不同院所使用的雷射技術與儀器不一,費用約16~18萬元,需要自費負擔。

雷射手術也有一些副作用,例如處理攝護腺的時候可能會造成攝護腺附近一些血管或神經的熱傷害,或是產生暫時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礙或逆行性射精的情況,但相對來說副作用會比傳統的電刀刮除手術低。

3.水蒸氣消融

這是近年新興的治療方式,主要針對阻塞部位做處理,作法是在麻醉下從尿道深入內視鏡,將加熱水蒸氣注入攝護腺,藉由熱能造成目標區域細胞凋亡,逐步縮小腺體體積、解除阻塞。因為手術中只會有幾個針孔,所以手術傷口小、出血風險低,費用根據不同醫療院所會有一些差別,約為15~16萬,需要自費負擔。曲元正醫師表示,水蒸氣消融的優點是副作用少,恢復快,可以幫助改善排尿症狀,但缺點是在燒灼完後,攝護腺會有一些暫時性的腫脹,術後需要放置導尿管約1~2週。

4.攝護腺拉提

攝護腺拉提是使用類似鉚釘的器械,將攝護腺阻塞的部份打開,讓尿道恢復開放,是否合適需要由泌尿科醫師透過內視鏡與影像綜合判斷。曲元正醫師指出,攝護腺拉提的優點是手術屬於低侵入性,出血量極低,但缺點是費用需要自費負擔且較為高昂,約18~25萬。術後部份患者在解尿的時候會有異物感,或有解尿疼痛的狀況,通常約2~4週內即可緩解,若有需要可藉由藥物緩解不適。曲元正醫師補充,術後多數患者還是會習慣用力解尿,因此會有一些短暫性的急尿感,隨著時間過去會慢慢的恢復。

如何預防攝護腺癌?「這族群」應定期檢查

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攝護腺癌為台灣男性發生率第3位、死亡率第6位的癌症,其嚴重程度不容忽視。泌尿科醫學會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該每1~2年檢測一次攝護腺癌抗原PSA,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則應於45歲就開始做定期檢測。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來預防攝護腺癌,曲元正醫師表示,除了先前提到的保持正常體重外,飲食習慣也非常重要,應避免常吃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食物,多攝取如南瓜籽油、茄紅素、十字花科類的蔬菜,幫助保養攝護腺。

排尿困擾別隱忍!盡速就醫勿拖延

受傳統觀念影響,男性在泌尿健康出狀況時,常常會延誤就醫,曲元正醫師強調,攝護腺疾病早期治療效果佳,越早介入越能避免併發症,就醫時機也會影響後續治療的恢復期,因此有症狀就應該盡早請專業醫師診斷,才能遠離攝護腺疾病的困擾。

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雖然常見,但並非不可避免的命運。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檢查與專業醫師協助,也能擁有健康自信的中壯年人生。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勿輕忽「攝護腺癌」

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中天電視台
02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三立新聞網
03

60歲男沒有胸悶痛!起床「1症狀」急就醫 竟是心梗

三立新聞網
04

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5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三立新聞網
06

喝水常嗆到?醫揭1警訊恐是巴金森氏症惡化!別再以為是老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