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團提停砍公教年金 建立物價指數彈性調整機制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4)日舉行「年改不雙標,世代要共榮」記者會,公布公教年改黨團版本三大重點,包括自114年度起停止調降所得替代率,規定公務人員退休或撫卹金及遺屬年金給付金額,當消費物價指數(CPI)累計成長達5%時應檢討與調整,以反映通膨壓力。
總召黃國昌表示,民眾黨團自去年起舉辦多場公聽會、廣徵各界意見,並進行內部民調,黨團立場明確「不贊成走回頭路,但也不應讓年金改革成為懲罰特定族群的手段」。七年改革下來,制度應暫停檢討,避免引發世代對立與公教士氣低落。
他批評,民進黨政府年改只針對公教,卻遲遲不處理勞保基金問題。過去七年政府撥補勞保達5170億元、改革進度卻為零;反觀公教年金撥補僅不到300億元,且行政院刻意拉長撥補年限,導致十年間國家財政額外增加750億元負擔,「這與年改初衷的財政永續背道而馳」。
立委劉書彬指出,外界常以偏頗印象批評公教退休所得過高,忽略公教人員繳費與勞工制度差異。她以現職教師為例,需同時繳納公保及退撫基金,每月約強制儲蓄7,000元,在高通膨環境下生活壓力沉重;若年金再砍,不僅影響退休生活,更會削弱教育現場吸引力。
副總召張啓楷表示,年改後公務員報考人數驟降,從107年前的47萬5千人減至113年的不到30萬人;教師證取得者投入教職比例也從七成降至五成七。年改目的應是維持退休生活保障,而非讓各職業均貧。他並指出,政府以財政困難為由削減年金不合理,如今中央總預算已突破3兆元,退撫基金績效較年改前成長兩倍,「談破產已不合時宜」。
中華民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副總會長高誓男表示,《退撫法》早已明定政府負最終給付責任,蔡政府卻以「破產論」恐嚇基層,掩飾基金績效不足的問題。他強調,過去七年被砍金額累計達2,774億元,遠超過年輕公務員每年提撥總額,顯見「世代不公」指控並不成立。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則指出,2018年至今政府挹注勞保基金3,153億元,金額幾乎等同於公教年改被砍的部分,「這樣的雙標根本違背公平正義」。他呼籲政府應比照勞保制度補撥公教退撫基金,並恢復補償金制度以重建信任。全教產副理事長林碩杰也批評,教師所得替代率自107年實施《公教條例》後連年下調,工時負擔卻增加,今年全台出現2,600名教師缺額仍被「數字歸零」,教育現場壓力沉重。
最後,黃國昌強調,民眾黨團主張年金改革應維持財政穩定、保障退休尊嚴,並確保制度公平一致。黨團將提出修法動議,要求停砍所得替代率並建立CPI彈性調整機制,讓年金制度真正兼顧「永續」與「世代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