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提「轉大人ETF」 盼孩童成年擁百萬
為了提高生育率,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時,提出一個構想要讓孩子成年時都有第一桶金。郭國文提議,透過「國家隊ETF」,0到10歲的孩子、家長和政府每個月都各別投入4000元,規定等孩子18歲才能動用這筆錢,按照台股18年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年化報酬率」大約10%換算,孩子滿18歲時,如果是每個月投入4000元,就會有大約180萬;投入8000元的話,則會有大約360萬元。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將納入政策評估方向。但有專家認為用10%來算太樂觀了,也有民眾覺得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每個月投入4000元。有學者指出,很多人不願意生小孩的關鍵是在18歲以前的花費,建議政府的各項補貼可以加大力道。
台灣少子化問題多年未解,如果保障孩子成年時都能有第一桶金是否可能提高生育率。立委(民)郭國文說:「存ETF轉大人第一桶金。」為了提高生育率,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提出方案,政府每個月替0到10歲的孩子各投入4000元,家長也投入4000元,並限制孩童18歲才能動用這筆錢。
郭國文表示,按照台股18年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年化報酬率約10%換算,在孩子年滿18歲時,以0到10歲定期定額投入4000元來說,就有大約180萬;如果是投入8000元,則會有大約360萬元。民眾說:「立意很好我會幫小孩投資,但每個月四千有些人無法負擔,或哪一個月出現問題要有配套。」
生小孩要花很多錢還是不會想但政策不錯,近期因為AI題材台股創新高,0050這支元祖ETF也獲得散戶追捧,年化報酬率10年15.52%,但回顧2001到2010年,被封為台股最慘十年,網路泡沬,2002年碰上SARS疫情,2008年遇上金融海嘯。金融研訓院相關數據,從2001到2010年,含股利報酬年化報酬率就只有6.6%。
會計師周志誠說:「立意良善但10%太樂觀,目前都重壓台積電6%差不多。」股市有賺有賠,這個構想似乎還需要更多討論。而為了提高生育率,很多國家都曾提出各式方案,尤其是經濟支持。
若只以提供補貼的方式來說,德國有「父母金」,父母可以一起請14個月的育嬰假,德國政府會根據父母的薪資依比例發放津貼,每人每月可領300到1800歐元。另外也有「兒童金」制度,從今年起增為每人每月255歐元,可以領到18歲,如果18歲以後還有接受全日教育等,符合條件者最長可領到25歲。如果以一個領兒童金領到18歲的孩子來說,總共可領到的補貼折合台幣大約195萬元,而且德國公立學校免費。
南韓政府也大力推動刺激生育措施,只看補助方面有幾項補貼,包括新生兒迎接金,第一胎大約4萬多台幣,第二胎6萬多,還有父母津貼可領到孩子1歲,政府補助共約台幣38萬5千元。另外兒童津貼,領到孩子7歲,大約台幣20萬5千多元。加總起來,孩子從出生到7歲上小學,共可領到政府補助約台幣63萬元。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說:「孩子生下來長大之後費用越來越多。」各國補貼無法那麼高,成效有限,很多夫婦不願意生小孩考量費用在18歲以前尤其住,如果政府覺得是因為經濟因素不想生小孩,政府要加碼,保母雙薪家庭台北找保母一個月兩萬跑不掉,各項補助金額力道要加強。
而以南韓來說生育率和台灣都排名倒數,但去年南韓出生率回升,今年1到5月年增6.9%更是從1981年統計以來成長最快的。南韓政府其實從去年就成立「人口戰略企劃部」,並預計投入19.7兆韓元,要改善包括托育住房職場環境,除了延長全薪育嬰假擴增男性育嬰假也賦予企業義務和獎勵,如何提高生育率,在台灣已討論多時,除了經濟因素,還得有更多考量。
【延伸閱讀】
◆ 鼓勵多生點! 郭國文提「轉大人ETF」18歲有第一桶金
◆ 中國發放津貼提振生育率 附屬托兒所安置員工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