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減免關稅逾百億美元 台柑橘類仍暫停輸中 學者批貨貿被統戰武器化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陸委會送交立法院「兩岸關係之現況與未來發展」報告顯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實施以來,2011年1月至2024年,累計獲減免關稅約104.47億美元。今年1月至6月早收清單出口中國金額3250萬美元,但柑橘類水果仍暫停輸中。學者批評,中國將農漁牧產品的採購,視為一種對台統戰武器。
陸委會報告指出,2010年6月29日兩岸兩會簽署ECFA,其中「早期收穫計畫」於2011年1月1日全面實施,2013年1月1日起貨品貿易早期收穫計畫全部降為零關稅。
報告提及,自實施以來,在貨品貿易部分已產生初步效益。依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累計2011年1月至2024年獲減免關稅約104.47億美元。
2024年我對中國出口總額約969.76億美元,其中,中方給予我方早期收穫清單內貨品的出口額約149.08億美元,獲減免關稅約3.46億美元;另外,台灣自中國進口總額793.08億美元,其中我方給予中方早收貨品之進口額約78.67億美元,中方獲減免關稅1.1億美元。
據統計,2025年1至4月原產地證明書核發7986件,總金額約4.3億美元。2023年12月及2024年5月中方兩度片面宣布中止我方ECFA部分產品適用關稅減讓公告,目前共計取消146項早收優惠項目,涵蓋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產品。
農產品部分,報告提到,根據農業部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6月早收清單(18個稅項)出口中國金額3250萬美元。在中方給予我方早收農產品項中,中方以檢疫問題為由,已自2022年6月10日暫停石斑魚輸中(2023年12月恢復7家養殖場石斑魚輸中),自2022年8月3日暫停柑橘類之柳橙、檸檬輸中。
另外,2024年9月25日起,中國停止執行對原產台灣的鮮水果等3產品(非ECFA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
對此,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洪敬富今天受訪表示,中共從馬政府時代就把農漁牧產品視為對台統戰武器,將其武器化,當你認同「九二共識」之後,它才要讓農產品進口,無論是觀光、旅遊、農漁牧產品採購等,全被用來對付台灣。
洪敬富指出,民進黨政府上台以來,中共更緊緊限縮對台讓利,認同「一個中國」或「九二共識」的藍營縣市,例如7家養殖場石斑魚才准銷往中國,只開放少量農漁產品。
他強調,中共把採購台灣農漁牧產品做為一種統戰武器,台灣中央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它就不會放寬。中國開放台灣產品進口,不是為了國內民生物資考量,而是藉此高度武器化,只要有利於統戰或統一,中共就會不計成本代價,讓藍營縣市政府更支持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