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錢」景不明!美最高法院11月開庭審理川普關稅 裁決前仍可徵稅

民視新聞網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2小時前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全球矚目!美國最高法院最新宣布,將於11月首週舉行辯論,審理川普大規模關稅措施是否合法,這將成為其經貿政策與總統職權範圍的重大考驗;在最高法院判決出爐以前,美國暫時仍可向其他國家徵收關稅。

「錢」途不明!川普自今(2025)年初重返白宮以來,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數十個貿易夥伴國,開徵10%至50%不等的高額關稅,包括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度、日本與台灣都遭到施壓。

川普聲稱開徵「對等關稅」是為了打擊貿易逆差、遏止毒品走私;然而,華府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不買單,上(8)月底以7比4裁定川普違法擴權,認為憲法賦予課稅權力「在國會,而非總統」,並指出如此龐大的經濟措施,需有明確立法授權;但川普卻只靠行政命令恣意行事,因此遭判違法。

多起訴訟由進口業者,以及民主黨主政的數州提出。他們認為IEEPA歷來僅用於對「敵對國家」凍結資產或實施制裁,從未授權總統對多國─包括盟友─課徵普遍性關稅;紐約國際貿易法院、華府地方法院等,今年亦分別裁定川普關稅非法;也就是此前川普關稅在法律訴訟中「連敗」。

白宮則主張,總統依IEEPA有權「規範」進口,以因應威脅,一旦司法否認川普關稅權,將使國家陷入「經濟災難」。川普本人更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聲稱若判決對自己不利,將「摧毀美國」,可能必須廢除現在已經達成的多項貿易與外國政府投資協議。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最高法院當地時間9月9日宣布,受理川普政府提出的上訴案;由於本案事關重大且有急迫性,最高院訂於11月份開庭辯論。在宣判結果出爐前,政府暫時仍可繼續向外國徵稅。

美國國會預算處8月報告指出,這些對等關稅,未來十年預計可能減少聯邦赤字達4兆美元(約121.4兆新台幣);專家分析,最高法院的裁決將影響的不僅是美國企業與消費者成本,也將再次為全球經貿投下震撼彈。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快訊》台灣大:iPhone 17 Pro Max最受歡迎 256GB宇宙橙最夯

新頭殼
02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03

2025蘋果秋季發表/8大亮點+台灣售價曝!史上最貴、取消這配色果粉崩潰

三立新聞網
04

蘋果史上最神秘機型,iPhone Air為什麼沒冠數字「17」?庫克在打什麼算盤?

數位時代
05

〈航太國防展〉航太暨國防展9/18登場 匯聚全球前四大軍事承包商

anue鉅亨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