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分發錄取率逾96% 1236名考生落榜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114學年大學分發入學今(13)日放榜,招生總額3萬3381個,3萬3733人登記志願,最後錄取3萬2497人,錄取率96.34%,比去年提升,但仍有1236名考生落榜;臺灣大學滿招,以建中202人錄取最多,醫學系錄取門檻288級分,電機系則是229級分;今年18校未足額錄取,總缺額1220名,近5年最低,有4所私校缺額逾4成,單以缺額數來看,以義守大學165個最多。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透過網站(https://www.uac.edu.tw)公告分發錄取結果,同步公告各系組最低錄取標準等資訊,即起也提供「分發結果說明」系統,考生可查詢所填各志願未錄取原因; 如仍有疑慮可於8月15日(含)前,於考分會網站線上申請複查,申請複查以1次為限,複查結果將於8月22公告。
臺灣大學表示,今年分發入學管道1427個名額(含回流272個)全數滿招,分發管道名額(含回流)占總名額的40.9%,高於全國平均34.6%。占總名額40.9%,高於全國平均34.6%。
根據臺大教務處資料顯示,今年分發入學醫學系(自費生一般生)最低錄取門檻為288級分(5科),牙醫系錄取門檻為285級分(5科),電機系錄取門檻為229級分(4科),資工系錄取門檻為240.5級分(4科,數甲加權1.25),法律系財經法學組297級分(5科,公民加權1.25)。
至於錄取臺大分發入學最多的高中,以建國中學202人最多,其次為北一女中135人、師大附中106人、臺中一中83人,私校中以臺北市薇閣高中錄取41人最多。
李宏森指出,115學年臺大規劃學士班3483個名額,最後仍以教育部核定為準;繁星推薦管道比率規劃調整至12.5%,申請入學管道調整至51.1%,分發入學管道調整至34.4%,但分發管道會包含各管道回流名額,因此最後實際比率會提高。
大考分發會執秘沈聖智表示,今年分發入學管道有1787個系組招生,提供3萬3381個名額(含回流),3萬3733人登記志願,比去年減少3336人,分發後總錄取人數3萬2497人(含特種生外加錄取336人),也較去年減少2579人,由於登記人數降幅大於總錄取人數降幅,錄取率達96.34%,比去年略提高。
沈聖智指出,今年缺額僅1220名,比去年2505個缺額減少一半,也是近5年新低,缺額分布在18所大學(國立6校、私立12校)159個系組;若以學群區分,缺額比率最高者為藝術學群,缺額占該學群名額的18.06%,其次為跨領域學群(10.87%)、管理學群(9.86%)、建築設計學群(9.26%)。
根據考分會資料,僅以分發入學管道統計,有2所私校缺額比率大於60%,2所私校缺額比率大於40%,而缺額最多的是義守大學165個(缺額率19.48%);如以所有招生管道統計,則有3所私校缺額比率大於20%。
沈聖智提到,今年有1236名考生未能錄取,這些考生平均只填寫41個志願數,明顯低於錄取生平均填寫59個志願;今年沒有出現同分增額錄取,有使用到同分參酌的校系共604個系組,比113學年略減。
沈聖智表示,分科測驗報考人數逐漸下降,分發入學管道核定和回流名額也有下降趨勢;非應屆考生人數同樣略有上升,推估可能考生填寫志願時有其他考量,選擇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今年分發管道缺額學校有部分在東部,包含國立大學。沈聖智說,過去幾年政府有補助私立大專學生學雜費,位於都會區的私校招生都還不錯,地處偏遠的國立大學未來可能要調整策略發展特色,以因應招生挑戰。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