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法翻新 刑事局:5%被害2次以上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詐騙集團手法不斷翻新,導致許多民眾在第一次受害後,因一時失察竟再次掉入詐騙陷阱。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今(27)日公布統計結果顯示,今年已超過五千人、近5%的詐騙案件被害人報案2次以上,其中,前三名詐騙手法分別為假投資、假交友(投資詐財)及網路購物詐騙,顯示此3類詐騙手法較可能發生被害人重複被害情形,提醒民眾查閱「165打詐儀錶板」專網,了解詐騙常用話術與最新手法,避免重蹈覆轍。
刑事局表示,假投資、假交友(投資詐財)及網路購物3類手法被害人較可能發生重複被害,其中,經檢視案情發現,居住北部、約70歲的林姓婦人,在網路社團看到有人宣稱可教導股票投資,遂抱持想賺錢的心態加入LINE投資群組。該群組成員不斷遊說其投入資金,並聲稱「穩賺不賠」。然而,當婦人欲將資金提領出金時,才驚覺被騙並前往派出所報案。未料,事隔四個月後,該婦人又在網路遇到另一個詐騙集團以不同的投資方案誘騙,竟再度受害,累計損失高達2000多萬元。
在假交友的部分,家住中部、約50歲的陳姓男子,因透過交友軟體尋覓真愛,與多名對象保持互動往來。沒想到其中3人卻以「共同打造美好未來」為由,遊說其投入虛擬貨幣及股票投資,直到無法順利提領獲利時,才驚覺受騙並向警方報案。
一名家住南部、約40歲男子為追星族,在網路社團購買熱門演唱會,竟遭詐騙集團以朋友臨時失約無法出席,有多出來的門票,並要求被害人「預付款項、現場面交」,未料被害人滿心期待抵達現場後,對方竟然不讀不回,苦尋無果後只能落寞離開,沒想到數月後要買其他歌手的演唱會時,又再次遭遇相同的詐騙手法,被害人欲哭無淚。
刑事局表示,為強化防詐能量,並提升政府打擊詐欺犯罪的透明度,該局已於113年12月1日建置「165打詐儀錶板」專網(https://165dashboard.tw/),網站每日即時公布全國詐欺案件受理情形,提供具關鍵字搜尋功能的真實案例資料庫,讓民眾能立即查詢詐騙集團常用話術與最新手法,避免重蹈覆轍。網站成立至今,已建檔近10萬則案例提供查閱。
刑事局建議,民眾在投資及網購前,先上「165打詐儀錶板」查詢是否有相似案例,透過比對真實案例,即可快速判斷可疑風險。而詐騙手法日新月異,防詐需要全民一起努力,若仍有疑慮,請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或就近洽詢派出所,共同防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