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出國旅遊注意!日本簽證費大調漲...台灣免簽「這筆費用」也要付,調漲金額、上路時間曝光

今周刊

更新於 10月20日23:50 • 發布於 10月20日21:00

邱鈺庭 整理

圖片 shutterstock 提供

日本旅遊注意!為反映行政成本上升並與歐美接軌,日本政府預計最快在2026年提高簽證手續費,這是日本時隔48年,首次調漲簽證費用,而台灣旅客目前短期入境日本享有免簽待遇,預料影響不大。但可能需要支付針對免簽證入境者導入的電子旅行認證制度(JESTA)費用。 日本亦研議從2026年起調高「出國稅」,對象包含外國人與日本公民,不過當局也會同步研議調降日本國民辦護照、更新護照的費用,避免負擔加重。 另外,日本將於2028年啟用電子渡航認證制度(JESTA),適用於享有短期免簽的外國旅客,價格將參考美國旅行授權電子系統(ESTA)的收費標準。

根據《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政府計畫調整簽證費用,讓簽證發放的行政成本能部分反映在費用中。隨著訪日外國旅客人數不斷增加,政府希望藉此緩解部分地區出現的「觀光公害」(overtourism,又稱超限旅遊)問題。

時隔48年!日本簽證費喊漲

調漲幅度將參考七大工業國集團(G7)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標準,商務及長期居留簽證也將納入調整範圍。日本外務省預計於本年度徵求民意,並在修改政令後正式實施。

目前日本簽證費用為一次性簽證約 3000 日圓(約新台幣 610 元),多次簽證 6000 日圓。相比美國短期簽證為 185 美元(約新台幣 5670 元)、英國為 177 美元、加拿大為 100 加幣,申根區成員國如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則統一為 90 歐元。

日本自 1978 年起至今未曾調整簽證費用,但隨著發放作業所需的人力與行政成本逐年攀升,日本政府正考慮改採「申請時收費」制度,以避免部分申請人未領取簽證而造成資源浪費。

統計指出,今年上半年(1 至 6 月)訪日外國旅客人次達 2151 萬,較去年同期的 1777 萬人次大幅增加,半年內首次突破 2000 萬大關。日本政府預估,即使調高簽證費,訪日人潮仍不會明顯減少,反而有助於增加財政收入。

2026年擬調高出國稅

目前約有 120 多個國家(主要包括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入境日本需事先申請簽證。其中,中國去年簽證申請件數達 524 萬件,占總量約 7 成;菲律賓與越南則分別為 57 萬與 32 萬件,三國合計近 9 成。若簽證費調漲,這3國影響最大。反之,美國、台灣、韓國、澳洲等 74 個國家與地區則享有短期免簽待遇。

台灣自 2005 年 9 月 26 日起享有日本短期免簽待遇,持台灣護照者可因觀光、探親訪友、療養或參與運動等目的入境,最長可停留 90 天;但若涉及就業或報酬性活動,仍須事前申請簽證。

除簽證費外,日本政府亦研議自 2026 年起調高「出國稅」(departure tax)。該稅自 2019 年開始徵收,所有出境旅客(含日本國民)須支付 1000 日圓。日本政府考慮比照美國標準提高金額,同時下調護照申辦及換發費用,以減輕日本民眾負擔。

2028年啟用JESTA,免簽國挫咧等

此外,日本預計於 2028 年推出「電子旅行認證制度」(JESTA),參考美國 ESTA 模式,適用對象為享有短期免簽的外國旅客。屆時旅客需先上網填報職業、入境目的、住宿地點等資料,經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審核通過後方可入境。

JESTA 的收費標準尚未公布,但若比照美國 ESTA(40 美元),預估金額約為 6000 日圓(約新台幣 1220 元)。

更多今周刊文章
2026行事曆盤點「9連假」!明年過年+228請4天狂休16天:2月只上10天班…一表看聰明串假
天氣/豪大雨炸裂明天停班停課?北北基桃宜宣布了!雨區擴大強降雨恐致災,光復節連假天氣會好?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出國必看!搭飛機別選「這一排」 旅遊達人:會崩潰

EBC 東森新聞
02

2025士林官邸菊展,15展區菊藝獻秋美 12場五感體驗,5日起手刀報名!

旅遊經
03

北海道到東北市區都有熊出沒?網友:市區安全還是會去!

LINE TODAY
04

一到日本就什麼都想買?專業導遊告訴你在日本買這5項物品才對啦!

LIVE JAPAN
05

普發1萬玩台北!旅宿、景點超狂優惠一次看

NOWNEWS今日新聞
06

日本熊出沒⚠️赴日旅遊你怕不怕?

LINE TODAY 討論牆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