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跑》路跑永續論壇首度前進東台灣 四大亮點盼打造國際視野花蓮
以國內路跑界及中華奧會所籌辦的「台灣路跑賽事永續論壇」,今(29日)天在花蓮縣鑄強國小辦理,進入第五年的論壇首度在東台灣舉行,一方面希望能夠讓花東地區的民眾就近參與,另一方面也藉此吸引外地參與者到花蓮活絡觀光,主辦單位表示這次論壇有四分之三的成員來自外地,確實達到預期效果。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路跑運動在台灣蓬勃發展,不僅帶動全民運動風氣,也成為促進經濟效益及推廣在地觀光的關鍵力量,而花蓮是得天獨厚的運動觀光城市,擁有壯麗的山海資源與多元的文化特色,藉由辦理國際龍舟賽事、花蓮太平洋浪花馬拉松及許多大型賽事,結合運動、觀光與永續,打造更多具國際視野與在地價值的活動,讓花蓮成為運動愛好者心目中最嚮往的舞台。
主辦單位之一中華奧會運動與環境委員會林廷芳主任委員提到永續事務是國際奧會的重要工作之一,奧會持續與國內運動界共同推動相關事宜,本次論壇就是其中一項,協助論壇籌辦的國立清華大學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黃煜教授提到首次探討社會投資報酬率、展現花東地區運動觀光韌性、鐵人賽事承擔被討厭的勇氣、論壇落實多項節能減碳行為等,是本次論壇的四大亮點。
論壇辦理五年以來,首次探討社會投資報酬率議題,並邀請H2U永悅健康 運動筆記蔡弘誠總監及孔雀魚數位科技林坤正董事長進行分享,兩者特別提到社會投資報酬率看的不只結果,而是所帶來的影響,傳統以來,許多賽事成果的衡量以參與人數或是志工投入的時數為主,現今則是強調對於參賽成員的影響,包括自信心提升與健康促進,同樣地,志工的參與則是人際關係的拓展及賽事經驗的累積,本場次也以田中馬拉松為例,說明每投入一元,就獲得4.27元的報酬。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數據也讓國際運動界相當訝異,辦理本論壇的清華大學黃煜教授表示,極具影響力的英國運動正能量創辦人寶兒女士在了解田中馬拉松的社會投資報酬率成效實力後,立即在其社群媒體分享並表達肯定之意。
這次論壇移師花蓮辦理,也安排花東地區賽事專家進行分享,帶領國家龍舟隊四處征戰的侯鴻章教練剛在成都世界運動會完成奪牌任務,也是辦理花蓮太平洋龍舟節的關鍵人物,從第一年30支龍舟隊參與開始,期間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今年的報名隊數已經超過200隊,隊職員人數累積3600位,預計國際參賽隊伍超過30隊,顯見此賽事已建立口碑,對於行銷鯉魚潭厥功甚偉。
在台東縣辦理的知本溫泉公益馬拉松也展現同樣的魅力,原本只是企業內部的跑步活動,後來逐漸擴大辦理規模,人數從2020年的1100餘位到2024年的1800位,參賽人數成長超過50%,且超過一半以上的參賽者都是外地跑友,雖然規模無法與大型馬拉松比較,但個人平均帶動的經濟效益卻比一般賽多出1.5倍。毫無疑問,這些花東地區的賽事都肩負推動觀光的重責大任。
鐵人三項公司算是國內運動界環境友善賽事的先驅,從2014年就實施完賽證明數位化,在2015年賽事不提供一次性紙杯,當時許多跑友毫不保留的給予負評,擔任總經理的鄭世奇表示永續是世界潮流必須堅持,並不會因為跑友的批評而退縮。這份對地球友善的初心在長期耕耘之後獲得在地團體及政府部門的肯定,並使其從早期的賽事旁觀者變成今日的合辦單位。
既然名為永續,論壇籌辦單位自身也落實諸多環境友善作為,包含所有籌辦會議線上辦理、現場無紙化作業及不提供一次性容器等,最特別的是本次論壇餐點與在地蔬食送餐平台合作,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黃煜教授提到極端氣候的情況日益嚴重,包括平均溫度持續升高、夏天越來越長以及夜間氣候顯著溫暖等,不僅影響運動員的身心健康,也造成運動賽事辦理單位的困擾,簡言之,運動界也成為氣候難民,因此,論壇辦理的目的一方面是讓更多運動界的團體或個人理解氣候變遷和對運動界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提出更積極的氣候治理與氣候調適,同時也期待運動部成立之後提出具體的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