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亞灣新創大南方登場 聚焦AI新創應用
記者郭曉蓓/綜合報導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22)日在高雄「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專館,攜手工研院、金屬中心、自行車中心、塑膠中心等法人及TREE新創團隊,展出能為南臺灣產業升級的31項成果,主要聚焦AI試產線、高值化技術與新創應用,加速臺灣產業邁向轉型與升級。
「Meet Greater South 亞灣新創大南方」是南台灣年度指標性創新、創業盛典,展會今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開幕,活動集結來自9國、300家海內外新創團隊,聚焦AI、半導體、淨零永續與智慧製造等關鍵議題。
新創部份,今年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展示15項新創團隊的成果,例如高雄在地的新創團隊IVC,針對災防巡檢需求,開發能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飛行的「高適應性無人飛行載具」,事故率低於5%、自主調控率超過90%。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也補助法人,攜手在地之中油化工廠、李長榮化工產業,打造優於國際、可24小時持續分析示警的「石化管線監控系統」,全面守護城市韌性與民眾安全;另與長興材料、漢翔航空合作,開發高效率、可焊接、可回收的「新世代熱塑複材無人航空載具製程技術」,打入歷史最久的巴黎航太展,成功跨足國防航太產業,走向國際市場。
AI科技無所不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推動15個法人協助產業打造AI試產線,目前全國已建置完成85條,協助產業加速導入AI、實現快速打樣,力促百工百業產業升級,迎向關稅挑戰。現場就展出金屬中心的「扣件AI智慧試產場域」,協助廠商快速調模、減少試誤,大幅縮短開發時間,維持國際競爭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表示,今年產業技術司專館共有三大特色,包括以創新科技協助南部產業高值化;推動新創成果走入產業、注入新動能;透過AI試產線協助百工百業升級,期待透過展會交流,與在地廠商共同解決痛點,讓產業邁向轉型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