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國際藝術島登場!3大主題、逾50件作品 看戰地變成博物館
記者蔡玟君/綜合報導
由連江縣政府與文化總會主辦的「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正式展開。今年,以「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打造3個策展主軸、超過50件作品,動員跨村落、跨世代、跨部門力量,串聯四鄉五島的據點、漁村與常民空間,將馬祖打造成開放式的藝術博物館,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16日為止。
今年策展聚焦三大主軸:「前線的馬祖」、「島嶼的馬祖」、「海洋的馬祖」,作品遍布各聚落與軍事空間。例如藝術家柳幸典於南竿舊體育場展出《哥吉拉計畫》,反思核災與地緣政治;藝術家林銓居於坑道以《菊花五千朵》悼念戰地犧牲,都是將戰地據點重新轉生,而南竿26、53 與77據點更於轉譯完工後首次全面開放。
北竿則是本屆策展重鎮,如藝術家陳伯義以《據點的凝視》引領觀眾踏入過往封禁的15據點,用不同視角凝望射口外的島嶼日常;西班牙藝術家胡安.薩摩拉(Juan Zamora)則以作品《夢之亭》打造潛意識的夢境場域,讓觀眾遠眺海島景色,感受與海洋同夢共眠的空間經驗。
此外,南竿與北竿各有一台「黃魚公車」行駛,由插畫家鄒駿昇設計的《島魚行旅》穿梭於島嶼之間,成為流動的藝術載體。追隨車身的黃魚環島奔行,彷彿連「追公車」的日常也帶著海的節奏與島嶼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