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經濟衰退,企業會加速採用 AI
AI 已經在取代人類工作,現在取代的是入門職缺,許多企業都已經停止招聘。然而,經濟學家更擔憂的是,若遇上一次經濟衰退,AI 與自動化取代人類工作的速度將會加速,屆時就不是年輕人難找工作的問題而已,而是造成全球大範圍失業,長年都將難以恢復。
微軟報告揭示通用AI 將率先毀滅知識型工作,即電腦、數學、辦公室和行政支援領域的工作,以「提供和傳達訊息」為主要職責的銷售工作,也可能被 AI 取代。風險最低的職業則是大量體力勞動的工作。
AI 已經造成一些失業,尤其是在科技業。根據美國職業介紹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報告,自2023 年以來,美國已有2.7 萬個工作因AI 直接相關而被裁。
基本上,法律、金融、諮詢、客戶服務等,任何可以分解成可重複流程的職位,都將成為智慧代理取代人類的目標。職業階梯的底層,例如實習生、分析師、助理等,這些人們學習經驗的職位,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
但《經濟學人》指出,AI還沒有明顯接管「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入門級工作」,可能是因為企業還沒將AI 應用於嚴肅的工作,只是利用AI 幫助員工更快完成工作,而不是讓他們丟掉工作。
若經濟衰退,AI 就會變洪水猛獸
但高知識分子別高興太早,一切可能會來個措手不及。經濟學家研究過去幾個經濟週期,發現企業加大自動化使用,降低長期對勞力需求的時期,都發生在經濟衰退期間。例如,2000 年至2019 年,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下降26%,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提高生產力的自動化。
值得注意的是,下降的情況並非一條直線。如2001 年與2008 年經濟衰退,出現急劇下降,但是在這兩次衰退之間,製造業就業狀況較為穩定,代表過去在經濟疲軟時期,技術對就業市場的影響將最為強烈。如果這種模式持續下去,在整體經濟動盪的時期,AI 推動的生產力成長和失業可能會更加嚴重。
這也是為什麼,1991 年、2001 年和2008 年的經濟衰退之後的復甦過程,出現漫長的「無就業」復甦,其中就業的反彈速度遠不及GDP 的反彈速度,即產出有所反彈,但失業率多年來一直居高不下。
摩根大通高級美國經濟學家報告寫道,在下一次經濟衰退期間,AI 工具和應用程式在工作場所的採用速度和廣度,可能會導致以非例行認知任務為主的職業大規模流失。他們的想法是,如果企業在經濟衰退期間,面臨昂貴的適應過程,以自動化取代工人可以降低調整成本,因為衰退期間,不生產的機會成本相對較低。
對於很大一部分勞動力而言,貨幣政策寬鬆和財政刺激等傳統穩定政策,將不得不應對這一新的失業風險。美國聯準會理事Lisa Cook 就表示,AI 將重塑勞動力市場,可能會影響聯準會對充分就業的理解,以及對自然失業率的估算。
AI 對就業的打擊,可能會像暖化對生存的威脅一樣,先逐漸發生,然後突然加劇,讓人類沒有適應期。
(首圖來源:Unsplash)
留言 0